贞观庶子(薛烨是庶子吗)

1. 贞观庶子,薛烨是庶子吗?

薛烨是庶子。

薛烨不是被亲生父亲打骂,就是被假哥哥薛定非打骂!还骂他是外室所生的庶子……

薛烨除了不太聪明、嘴碎外,其实还是不错的。长相俊美,武功也还行,在跟逆党交手时,他也没有怂,即使受伤了也奋勇杀敌!

贞观庶子(薛烨是庶子吗)

2. 初唐四大书法家由来?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2、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4、薛稷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

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因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五岁。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

扩展资料: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初唐四大家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楷书的风格都是“清秀瘦劲”。

其中欧阳询楷书更为突出,贡献也最大,并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九成宫》,历来被奉为学习楷书的楷模。之后的“瘦金体”也可以追溯到这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来源主要是薛稷。

但是任何一个书法家都不可能只临摹或者学习一个前人,他们往往专其一,博其众,在浩如烟海的书法海洋中汲取营养,最终自成一家。

3. 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

在封建社会中,嫡子的身份是无与伦比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袁世凯,贵为一品大员甚至以后的总统,但是他母亲是妾,去世后想埋在袁家祖坟,可是他的兄长 袁家嫡子当家人,就是不同意,哪怕袁世凯软硬兼施,好话说尽,甚至下跪,他兄长就是不答应,袁世凯没有办法,只能含泪把他母亲埋在其他地方,从此他终生不入老家一步。 为什么袁世凯位极人臣,他兄长不买账,也不害怕被报复呢,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历代王朝为了维持统治,非常重视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礼教,没有人敢破坏这样的传统规则,否则就是和全天下作对,等于自己活腻了纯粹寿星公上吊找死!所以,任何封建社会家族里面,嫡子的身份和地位远不是庶子可以比拟的,就好比家族联姻,嫡出的女儿基本是嫁给对方嫡子,庶子呢基本娶有名望家族的庶女

4. 嫡孙和庶子谁地位高?

嫡孙地位更高

因为嫡子的后代有优先继承权

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嫡子)有罪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是宋代爵位继承法,但宋朝的爵位继承办法即使是从《唐律疏议》里照抄过来的。

但是从唐宋爵位继承法也能看到,嫡孙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继承权是要高于嫡子同母弟的。

紫禁城

而嫡孙的同母弟继承权居然排在嫡子同母弟、庶子之后,可见“同母弟”并不不代表什么。

从这个角度讲,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允炆是非常符合封建礼法的,因为按照礼法,就算明成祖朱棣是马皇后所生,但是从礼法上说他也只是嫡子同母弟,在皇位继承人法则里朱允炆才是排名第二的那一个。

5. 闽南六桂是什么?

指的是北宋初莆田人翁乾度的六个儿子分别双双蟾宫折桂的佳话。

翁姓立姓始祖翁溢是周昭王的庶子,原名姬溢,赐姓为翁。第六十代翁轩,唐贞观年间甲榜进士,官历朝请大夫、闽州刺史,遂居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福建莆田市北高镇竹庄村),成为翁氏入闽始祖。

至第六十五代翁乾度,原为五代闽国补阙郎中,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翁乾度六子三榜双折桂,成为科甲佳话。

6. 非皇位继承人的杨广是怎样当上太子的?

杨广为何能当太子?除了猪一样的对手,“戏”也得演的好

杨勇真算上是猪一样的对手了。

前面讲到,杨勇本是顺理成章登基的人,却个性轻率,既失宠于父,又失宠于母,这对于一个太子而言当然极端危险,但更危险的是,有一个人敏锐地捕捉到了隋文帝夫妇和杨勇之间的裂痕,并且决心利用此事为自己谋发展了,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是隋文帝夫妇的二儿子,杨勇的亲弟弟晋王杨广。

杨广两征江南,北破突厥,在王子里功业是最为显赫的。事实上呢,杨广不光是功劳大,他的名声也非常好。

有一次杨广带领士兵去打猎去,走到半路上,忽然天降大雨,这时候左右赶紧把雨衣给晋王拿来,没想到杨广拒绝了。他说啊,将士们都在淋雨,我怎么能独自一人穿着雨衣呢。一下子把那些将士都给感动了,说这个王爷真仁义。我们从这个小事就可以看出来了,杨广是一个很重视形象的人,他的政治素质也是不错的。

当一个人既有功劳,又有名望,欲望自己也会随之增长。但是按照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作为二儿子的杨广无论你本事有多大,名声有多好,都是没有任何接班的希望,这让杨广也非常失落啊。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眼看着各个杨勇不招父母待见,杨广觉得机会来了。

那怎么样才能利用好这个机会呢?

杨广是聪明人啊,他决定太子从哪儿跌倒,我就从哪儿爬起来。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在父母面前要好好表现一下,怎么表现?

第一:艰苦朴素。

太子杨勇不是因为装饰铠甲挨批,杨广就把自己王府里所有的帐子啊,屏风啊,都换成素绢制作的了,素绢上既没有花纹,又没有图案,还没有色彩,一看灰秃秃一片。

另外,杨勇爱好生喜欢声色犬马,杨广也马上反其道而行之。

虽然自己本人其实是精通音律,但是大手一挥,所有屋子里摆设的那些乐器弦都给弄断了,另外整天盯着人,不让人打扫。

这是为什么呢?等着往那些乐器上落灰呢。那落灰了,帐子也换成素的了,要干嘛啊?要恭候隋文帝检阅了。

果然有一天,隋文帝降临晋王府了,一看灰头土脸的屋子,再一看灰头土脸的乐器,隋文帝脸上马上就绽开了笑容,这个儿子个性跟我很像啊,就喜欢干正经事,从来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态度多好啊,父亲这关过了,第一条做完了。

第二:一夫一妻。

讨好完父亲,还得讨好母亲啊。老妈不是对生活作风问题比较敏感吗,那就在这方面做足文章好了。

杨广把他晋王府里所有年轻漂亮的侍女统统屏蔽,让她们在后面待着,别出来现眼。

前面活动的是什么人呢?都是又老又丑的那些人,任何到晋王府一看都知道,别看人晋王年轻,一点都不好色,都看不出谁美谁丑来。

那好不好色过关了,但是光不好色还不够啊。独孤皇后特别要求夫妇之间的忠贞嘛,这一点晋王杨广做的更是没有问题。天天跟自己的王妃萧氏大秀恩爱,这个萧氏可不是寻常人物,她本来是隋朝的傀儡政权江陵的后梁皇室的后裔,但是就因为生在2月份,中国古代的迷信,说生在2月份的孩子克父母,所以从小就给抱到舅舅家养大去了。后梁的国主比较清廉,没怎么照顾过萧妃的舅舅,所以她舅舅生活特别清苦,那这个萧妃从小过的也就是这种粗茶淡饭,荆钗布裙的日子。

直到14岁被隋文帝夫妇选中,给晋王做了妃子,做了王妃她才重新去熟悉宫廷生活,可是那宫廷生活没过多久,她的娘家后梁又被隋朝给灭了,这让她心里难免产生一些阴影,可以说萧妃从小生活经历很坎坷,也就是这个坎坷锻造她这个人了。

把她锻造成什么样子呢?既有大家闺秀的这种温文尔雅,又有小家碧玉的善解人意,同时还有亡国贵族特有的那种政治成熟度和敏感度。

这样成熟懂事的妃子和这个野心勃勃深谋远虑的晋王,本来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本来两个人感情就非常好,要配合的话就尤其默契啊,即使晋王偶尔搞点风流韵事,人家萧妃也总能以大局为重,绝对不会去找婆婆独孤皇后告状,相反还帮助晋王掩盖得滴水不漏。

就这样人前人后都是一副恩爱夫妻的样子,晋王当时有两个儿子,那也都是萧妃所生,所以这一看不是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的翻版吗,独孤皇后当然高兴得要命,这是第二点,一夫一妻。

第三点:谦虚谨慎。

隋文帝讨厌杨勇妄自尊大乱出风头,杨广就刻意低调。

每次只要隋文帝或者是独孤皇后派人到他府上,无论这个人是身份高低,年龄大小,杨广和萧妃必定是隆重接待。

怎么接待才叫隆重接待呢?三个步骤。

第一:老早就站在门口恭迎人家,说12点到,11点半就站在那儿去了;

第二:奉上美味佳肴,来了之后赶紧吃,还要吃好喝好;

第三:临走的时候再奉送一份厚礼。

那大家想又吃又拿,还听多了好话,谁不愿意啊。特别是对独孤皇后派出的那些婢女,每次她们只要来到晋王府,萧妃总是要跟她们同吃同住,一点架子都没有,这可把那些婢女给感动坏了,从来没有人这么正眼瞧过她们,回去就不住嘴的说这个晋王夫妇好。

这样做,隋文帝夫妇也很感慨啊,为什么儿子对我们的奴仆这么看重啊,那是打狗看主人啊,说明我们俩在他们心目中地位高重要啊。

那就因为有这样三个优点,再加上不俗的业绩,杨广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就直线上升。

跟太子杨勇相比,晋王杨广的表现无疑更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满意,但是尽管如此,废立太子毕竟是国家大事,不能仅凭印象草率为之,太子杨勇只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表现出改正的诚意,就会有挽回局面的可能。

但是在开皇十一年的正月二十一日,杨勇原配夫人元妃得了急病,两天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这元妃得的什么病啊?按史书记载是心疾,也就是心脏病。

那我们知道,心脏病这种病本来就有发作的快,而且致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元妃一得病,两天之后去世,按我们今天想也符合常理问题。

因为有元妃失宠的事情在先,所以独孤皇后就怀疑这里有问题。我这个可怜的儿媳妇是不是被我儿子杨勇给毒死的啊。

杨勇为什么做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呢?还不是因为想着那个姓云的小妖精,想着怎么给她腾位子吗。那为妾杀妻啊,这可就触犯独孤皇后的道德底线了。

而且我们也知道,古代婚姻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你做儿子的居然把父母给娶的媳妇杀死,换成自己选中的那个情人,这其实就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啊,而对于权力,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是看得相当相当重的。

现在太子居然又触了权力这根红线,那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当然就直线下降,杨广这边上升,他这边下降,一升一降之间到底意味着什么啊?

后来隋文帝接见了一个来自南方叫韦鼎的术士。当时在北周时期就曾经预言过隋文帝要当皇帝,所以杨坚对他特别特别看重,这次又把他请来,问他什么呢?

隋文帝问:“诸儿,谁为嗣位?”我的这些儿子,你看谁应该接班啊?

韦鼎说:“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

这一问一答非常非常有趣。我们知道,本来当时太子已经立了十多年了,隋文帝本来就不该问,那他既然现在问了,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有可能要改变。

那隋文帝问的有趣,韦鼎答的也有趣,隋文帝问他谁该接班,如果按照制度答的话,那就是嫡长子应该接班,可是韦鼎没有这么说,韦鼎说皇帝和皇后喜欢谁就谁接班。

这是一个滑头的说法,当然也是皇帝和皇后最爱听的说法。

后来由于独孤皇后的挑拨,太子的保护伞,宰相高熲被隋文帝革职为民了。

隋文帝已经是铁了心一定要废黜太子,然后宦官姬威又呈上了罗列的太子罪状。

有了谋反的嫌疑杨勇这个太子也就再难当下去了,于是杨坚就下诏废黜杨勇,贬为平民,囚禁在东宫。

随后立杨广为皇太子。

7.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无上殊荣,反之则容易被其吞噬,永劫不复。一个人从低谷而来,当他触及到至高无上的权利时,还能够保持本心吗?这对唐朝宰相长孙无忌来说,就是个莫大的考验。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和唐高祖时期两朝宰相,他是太宗文德皇后的亲哥哥,高宗李治的亲舅舅,既是功勋又是国戚。但他却从一个忠臣变成了权臣,甚至被人骂作奸臣。是什么原因让长孙无忌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下场?

长孙无忌的上半生是忠臣,他24岁时跟着20岁的李世民打天下,9年后,李世民称帝,长孙无忌也位及宰相。虽然手中有了权力,但长孙无忌的心态却是如履薄冰,警钟长鸣。刚得到任命时,长孙无忌一再恳请辞去相位,还让长孙皇后和高士廉等人从中劝阻。长孙无忌生怕位高权重带来祸患。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想让这些功臣世袭爵位,也被长孙无忌拒绝。他认为“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此举危害国家社稷,李世民后来也作罢。不难看出,长孙无忌时刻都以国家为重,而且懂得避嫌。

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院校排名「中公考研」制定辅导方案,引进翻转式课堂理念,切片式教学模式,^^自建教学基地,吃住无忧,全职...

但是他在高宗执政时期却又是另一番姿态。李治登基后上朝问政,群臣无一人发言,大家都在看长孙无忌的脸色。长孙无忌说没有大事,其他人便闭口不言。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单独询问长孙无忌,官员处理案件时多讲情面、走后门,有没有这回事?长孙无忌则答,徇私枉法肯定没有,但是讲人情是人之常理,避免不了。什么是情面,要怎么讲?无外乎贿赂二字。当朝宰相公然承认贿赂的合法性,李治却不敢多说一句。

唐朝的天下仿佛已经是长孙无忌的天下,而李治就连娶老婆也要看舅舅的脸色。永徽五年(654年),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带头贿赂持反对意见的长孙无忌。李治连夜送去十车财宝,还提拔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但长孙无忌收了礼,却不办事。除了这些,长孙无忌还陷害忠良,为了稳固地位,他害死了当年竞争储君之位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推广老中医说:饭后一件事,变成易瘦体质,想瘦多少瘦多少

处处受到压迫的李治不得不想办法除掉这个专权的舅舅了。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封后,李治把长孙无忌的同伙诸遂良贬到了桂林。被剪除羽翼后,长孙无忌成了任人宰割的孤臣。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定罪后被流放。长孙无忌谋反了吗?并没有。但这并不影响李治给长孙无忌定罪,因为在李治心中,早在他登基的那一天,长孙无忌就反了。

那么,长孙无忌为何沦落至此?这其实与他的个人经历有莫大的关联。长孙无忌的早年生活可谓跌宕起伏,他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儿子,家境十分富裕,还有很可观的政治前途。然而长孙晟死后,16岁的长孙无忌和妹妹被赶出了家门,不得不投靠舅舅高士廉过活。早年的磨难让长孙无忌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所以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这种性格养成对他后面的政途影响巨大。当李世民拯救他于苦难中,带他从谷底直跃巅峰,这种感觉会让卑微又倔强的小人物终身难忘,他必然会鞠躬尽瘁,所以他誓死效忠李世民。

但是,情况却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发生了变化,因为东宫出事儿了。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如果李承乾能继承大统,长孙无忌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是李承乾却被废了,长孙氏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时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是最佳人选,但长孙无忌和李泰却很少往来。李泰自有他的小帮派,大部分为功臣之后,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元老并非同类。长孙无忌太知道失去权力是什么滋味了,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的日子又浮现在脑海。于是他引导李世民改立了最小的亲外甥李治。

这件事对长孙无忌影响很大,他不但保住了地位,还发现了权力的妙处。其实李世民并不满意李治,他甚至还想立杨妃之子、李恪为太子,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其一,李治虽然性格软弱,但却仁孝,大唐需要守成之君,何况有长孙无忌辅佐,李世民放心;其二,如果改立没有元老支持的李恪,风险太大,容易复制“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世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这个;其三,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同情心泛滥,他们是“布衣之交”,他不舍得让长孙无忌在晚年遭受不测。新君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洗牌,如果李恪上位,长孙无忌绝对没有好下场。李世民深知政治的残酷,所以他不忍心这样做。

诸多因素下,李世民立下了李治,而这件事过后,长孙无忌的心态也彻底变了。李世民对他的退让和妥协让他自以为是地认为,没人能阻止他。他开始变得张狂,甚至还把李治看成乳臭未干的小子,不知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孙无忌把自己当作有“监护权”舅舅,却不把自己当作人臣。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对权力的失控,永远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即便皇帝是他亲外甥,但是逾越君臣之礼,玩弄权势,就是长孙无忌最大的败笔。

长孙无忌的败在于他过于卑微又自负的性格,也在于李世民对他的一念之仁。如果把长孙无极的政治生涯划成不同阶段,那么李治被立为太子就是分水岭。在这之前,长孙无忌是忠臣;在这之后,他变为了嗜权的魔鬼。可能长孙无忌劝李世民改立李治,是单纯为了活命,但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的做法就是欲望的升级。他不想只是活着,而是要活得不再心惊胆战,活得无人可挡。这就是魔鬼,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人存在呢,太异想天开了。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无上殊荣,反之则容易被其吞噬,永劫不复。一个人从低谷而来,当他触及到至高无上的权利时,还能够保持本心吗?这对唐朝宰相长孙无忌来说,就是个莫大的考验。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和唐高祖时期两朝宰相,他是太宗文德皇后的亲哥哥,高宗李治的亲舅舅,既是功勋又是国戚。但他却从一个忠臣变成了权臣,甚至被人骂作奸臣。是什么原因让长孙无忌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下场?

长孙无忌的上半生是忠臣,他24岁时跟着20岁的李世民打天下,9年后,李世民称帝,长孙无忌也位及宰相。虽然手中有了权力,但长孙无忌的心态却是如履薄冰,警钟长鸣。刚得到任命时,长孙无忌一再恳请辞去相位,还让长孙皇后和高士廉等人从中劝阻。长孙无忌生怕位高权重带来祸患。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想让这些功臣世袭爵位,也被长孙无忌拒绝。他认为“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此举危害国家社稷,李世民后来也作罢。不难看出,长孙无忌时刻都以国家为重,而且懂得避嫌。

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院校排名「中公考研」制定辅导方案,引进翻转式课堂理念,切片式教学模式,^^自建教学基地,吃住无忧,全职...

但是他在高宗执政时期却又是另一番姿态。李治登基后上朝问政,群臣无一人发言,大家都在看长孙无忌的脸色。长孙无忌说没有大事,其他人便闭口不言。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单独询问长孙无忌,官员处理案件时多讲情面、走后门,有没有这回事?长孙无忌则答,徇私枉法肯定没有,但是讲人情是人之常理,避免不了。什么是情面,要怎么讲?无外乎贿赂二字。当朝宰相公然承认贿赂的合法性,李治却不敢多说一句。

唐朝的天下仿佛已经是长孙无忌的天下,而李治就连娶老婆也要看舅舅的脸色。永徽五年(654年),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带头贿赂持反对意见的长孙无忌。李治连夜送去十车财宝,还提拔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但长孙无忌收了礼,却不办事。除了这些,长孙无忌还陷害忠良,为了稳固地位,他害死了当年竞争储君之位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处处受到压迫的李治不得不想办法除掉这个专权的舅舅了。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封后,李治把长孙无忌的同伙诸遂良贬到了桂林。被剪除羽翼后,长孙无忌成了任人宰割的孤臣。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定罪后被流放。长孙无忌谋反了吗?并没有。但这并不影响李治给长孙无忌定罪,因为在李治心中,早在他登基的那一天,长孙无忌就反了。

那么,长孙无忌为何沦落至此?这其实与他的个人经历有莫大的关联。长孙无忌的早年生活可谓跌宕起伏,他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儿子,家境十分富裕,还有很可观的政治前途。然而长孙晟死后,16岁的长孙无忌和妹妹被赶出了家门,不得不投靠舅舅高士廉过活。早年的磨难让长孙无忌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所以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这种性格养成对他后面的政途影响巨大。当李世民拯救他于苦难中,带他从谷底直跃巅峰,这种感觉会让卑微又倔强的小人物终身难忘,他必然会鞠躬尽瘁,所以他誓死效忠李世民。

但是,情况却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发生了变化,因为东宫出事儿了。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如果李承乾能继承大统,长孙无忌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是李承乾却被废了,长孙氏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时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是最佳人选,但长孙无忌和李泰却很少往来。李泰自有他的小帮派,大部分为功臣之后,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元老并非同类。长孙无忌太知道失去权力是什么滋味了,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的日子又浮现在脑海。于是他引导李世民改立了最小的亲外甥李治。

这件事对长孙无忌影响很大,他不但保住了地位,还发现了权力的妙处。其实李世民并不满意李治,他甚至还想立杨妃之子、李恪为太子,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其一,李治虽然性格软弱,但却仁孝,大唐需要守成之君,何况有长孙无忌辅佐,李世民放心;其二,如果改立没有元老支持的李恪,风险太大,容易复制“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世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这个;其三,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同情心泛滥,他们是“布衣之交”,他不舍得让长孙无忌在晚年遭受不测。新君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洗牌,如果李恪上位,长孙无忌绝对没有好下场。李世民深知政治的残酷,所以他不忍心这样做。

诸多因素下,李世民立下了李治,而这件事过后,长孙无忌的心态也彻底变了。李世民对他的退让和妥协让他自以为是地认为,没人能阻止他。他开始变得张狂,甚至还把李治看成乳臭未干的小子,不知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孙无忌把自己当作有“监护权”舅舅,却不把自己当作人臣。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对权力的失控,永远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即便皇帝是他亲外甥,但是逾越君臣之礼,玩弄权势,就是长孙无忌最大的败笔。

长孙无忌的败在于他过于卑微又自负的性格,也在于李世民对他的一念之仁。如果把长孙无极的政治生涯划成不同阶段,那么李治被立为太子就是分水岭。在这之前,长孙无忌是忠臣;在这之后,他变为了嗜权的魔鬼。可能长孙无忌劝李世民改立李治,是单纯为了活命,但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的做法就是欲望的升级。他不想只是活着,而是要活得不再心惊胆战,活得无人可挡。这就是魔鬼,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人存在呢,太异想天开了。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4)
都市修真金仙(太乙真人何德何能可以跻身十
上一篇 2024年06月24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最适合冬天吃的6道炖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滋补养胃。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适合吃热乎乎的炖菜,今天给大家分享几道适合入冬吃的炖菜做法简单,软烂入味,特别好吃,特别下饭。1️白菜炖豆腐冬天要吃热气腾腾的炖菜必须是这道健康美味的白菜炖豆腐,好吃不胖。2️排骨炖豆角这道炖菜也是从小吃到大的一道家常菜,...

    2023年12月12日
  • 保姆(现在教师和保姆有什么异同)

    教师与保姆有什么不同呢?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有些有趣,现在的教师,确实不只是教授知识,兴趣的培养,成绩,安全,大声说话会伤害孩子,更别提动手了,从事这一行几年了,越发觉得教育的不容易,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期...

    2024年01月04日
  • 赵东苏菲都市潜龙免费阅读笔趣阁(潜龙赵东的身份)

    安全顾问潜龙赵东是一名知名的安全顾问,他曾在Google和Facebook等知名科技公司任职,并曾多次担任黑帽大会的演讲嘉宾,他的身份为安全顾问应该是被广泛认可的。除此之外,潜龙赵东还是全球顶尖的黑客之一,他曾发现并揭露了多项全球范围的网络安...

    2024年01月20日
  • 优秀医疗文兴起,《大医凌然》成最火医疗文小说

    医生救死扶伤,永远冲在病灾疫情的第一线,是很多人幼时的理想职业之一。医生这一角色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小说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医疗文因为对医学知识的要求极高,优秀之作十分难得,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医疗...

    2024年02月08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