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得知刘备称帝)

1. 大汉之帝国再起,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得知刘备称帝?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于洛阳,太子曹丕即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

同年七月,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表,奏称:

“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甚重”。

众臣也纷纷上表,劝魏王曹丕顺应天人之望,禅代刘汉。十月,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张者奉皇帝玺绶诏册,主动表示禅位于魏。曹丕假意推让一番,众臣极力劝进,遂令在繁阳(今河南临颍县西北20里处 )筑坛。

坛建好后,曹丕登坛,由公卿、列侯、文武百官、匈奴单于、四夷来使数万人陪同,接受皇帝玺绶,正式即皇帝位,是为魏文帝,改元黄初。

十一月,文帝曹丕下诏,改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皇帝,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权,东汉名实俱亡,中国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三国时期。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县公后,虽然东汉不复存在、他也不是皇帝了,但曹丕待他还算客气,除不得擅自踏出封地外,其余的待遇照旧,日常生活物资供给颇为优厚。

曹丕篡汉称帝的消息传到成都,当时讹传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蜀汉君臣(彼时刘备已袭夺益州、汉中,称汉中王)无不悲愤填膺。刘备乃“发丧制服,谥(献帝)曰孝愍皇帝”。

就在刘备为汉献帝服丧时,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黄权、张裔、大司马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譙周、议曹从事杜琼等以汉中王乃汉室苗裔,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劝刘备早日登基称帝。

众大臣给刘备的上言中,满篇都是“天命在刘”的谶语。他们极力鼓动刘备宜继汉统,延续汉祚,即位称尊。

虽然群臣纷纷劝进,但刘备对称帝之事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在众人纷纷劝进时,前部司马费诗则与众不同,另有想法。他希望刘备能乘为汉献帝发丧的机会,传檄天下,讨伐篡逆的曹丕,师法前汉高祖刘邦为义帝发丧声讨项羽的事迹,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与号召作用,同时又可占据道德制高点。同时费诗也知道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正欲兴师伐吴,所以他上奏谏阻刘备称帝,这一奏疏也寓有谏止伐吴而把曹丕作为“国贼”来对待的意图。可是,内心蠢蠢欲动的刘备对此深感不快,竟将费诗贬往永昌,改任益州刺史部永昌从事。

诸葛亮见刘备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像猫爪子挠一样难以平静,于是斟酌形势,俯察舆情,也上书劝进。

诸葛亮的表文从彼时形势出发,旁征博引,以古证今,用“正统”的观念,把刘备应该当皇帝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刘备看后,也就不再推辞了。

就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即公元221年4月,经过一番筹备后,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山之南。根据诸葛亮、许靖等人的建议,认为“汉” 乃“高祖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应定国号为“汉”,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刘禅为太子,其余官员各有封赏。刘备建立的“汉” ,被史家称为蜀汉。

后来,得知汉献帝被害乃是谬传,刘备也没有主动退位 ,仍旧在西川做他的皇帝,并打着“汉贼不两立”的旗号大举东征孙吴,直至兵败身死。

综合史料记载,发现山阳县公(献帝)刘协对刘备称帝一事是知道的。本来他禅位给曹丕后心情早已平静,但由于“皇叔”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心中再起波澜,史料中没有记载刘协得知刘备称帝后对着西南方向大笑三声,即便有此事,个人觉得他不是在笑,而是在嚎哭,一哭刘备口口声声“兴复汉室”不过是个幌子,他自己要当皇帝才是真;二哭自己葬送了汉祚,成了亡国之君;三哭自己自幼聪明过人,也有心振作汉室,却命途多舛,自9岁被董卓立为皇帝后,30多年里都在轮番做傀儡,壮志难伸,如今满嘴仁义道德的刘皇叔竟然也暴露出狼子野心,悍然称帝于西南,自己唯一的希望也落了空......普天之下哪还有一寸汉土一个汉臣?!

此时的刘协,除了喟然长叹,对天恸哭几声,借此发泄下心中失望、愤懑情绪,还能做什么呢?

【插图源自网络】

大汉之帝国再起(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得知刘备称帝)

2. 主角无情无欲的小说?

大汉之帝国再起 无情,为了帝国发展,所有人都可以牺牲。

主角虽为皇帝,但全文写后宫的字不超200字,基本对后宫妃子无欲。

也无亲人,符合你要求。

3. 为啥非要分裂国家生灵涂炭?

导语:

曹操已是天下三分有其二,为何刘备、孙权不归顺曹操?如果归顺了曹操不仅促进了国家统一,并且不再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太平盛世岂不是英雄们所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对于曹操、孙权、刘备这样的枭雄们,他们逐鹿中原,导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目的无非是为了登上权力的殿堂,成为九五至尊。

对于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谋士们,他们唇枪舌剑,尔欺我诈,目的无非择明主,建功业。他们讲忠孝、追求正义,讲究正统。

所以上题答案来了:孙权、刘备等诸侯们为王土而战;诸葛亮、周瑜等谋士们为忠君而战!

刘备、孙权不是不渴望统一,不过他们心目中的统一是消灭对方势力,自己统一中原。即使不能统一中原,也要保护好自己脚下的王土。这就是刘备、孙权为什么不归顺曹操的原因。

孙权、刘备为王土而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错失统一中原的关键一战,也是三国鼎立的基础,我们不妨从赤壁之战说起,看看孙权、刘备为何面对曹操百万雄兵不选择归顺。

一、刘备有称霸天下的鸿鹄之志!

刘备出生贫苦,“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过小时候便有“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言壮志。后来刘备虽然一直寄人篱下,其鸿鹄之志却从未忘记。

曹操发兵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不敌曹军,求援刘备。刘备虽然兵仅千人,为了刷存在感,前往救援。陶谦病亡,将徐州托付于刘备。刘备不从,下邳陈登劝说刘备:“汉室颓废,当于徐州为根据,建功立业,匡扶汉室。”

刘备不从,陈登换了一种说法:“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刘备遂领了徐州,刘备在此虽然有谦虚推诿之嫌,不过“成霸王之业”倒说到了刘备心坎上。其匡扶汉室为虚,成霸王之志为实。

《三国志•先生传》: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二、刘备也曾归顺曹操,事实证明水火不容。

刘备驻沛县时,由于吕布出兵攻打沛县,刘备兵败被迫投靠曹操。曹操礼贤下士,起初也厚待刘备。“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时间久了,刘备雄心就暴露了出来。曹操生性多疑,自然能看穿刘备雄心,于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来试探刘备。刘备自是吃惊,竹筷掉落在地上,碰巧天空雷鸣电闪,刘备以惧怕雷电为由掩饰。事后,刘备自知曹操容不下自己,加上身陷“汉献帝衣带招”事件,刘备遂找借口及时脱身。

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刘备同为枭雄,岂能相容。对于曹操而言,“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必然要除掉刘备。

三、刘备一直败北,对抗曹操首先是为了保命。

刘备因汉献帝衣带诏事件外逃后,一直被曹操追杀。曹操视刘备为后患,除之为快。

曹操:“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曹操的穷追不舍,使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乎已容身之地。刘备逃亡于夏口之时,已是艰难之极。战曹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顺曹操必死无疑。所以赤壁之战刘备首先为了保命。刘备的一线生机就寄托于诸葛亮出使东吴。

《三国志》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四、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吴历经三代经营,有其以下两个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孙权不会归顺曹操,将江东拱手相送。

①江东之地,易守难攻。

②东吴内部家族利益一致,对敌能团结一致。

纵观三国史,东吴无论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还是对刘备的夷陵之战,以及曹丕率三十万之众来犯,孙权都能以少胜多,化险为夷。难道是东吴将士战斗力高?也不尽然,东吴在攻城掠地中,却很少能取胜,例如两次合肥之战,孙权亲自挂帅,都无功而归。所以可以总结如下:东吴主动进攻的战役,基本没有胜仗;而被动防守的战役,基本没有败仗。原因在于一方面,东吴江东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另一方面,东吴内部家族利益一致,在面对外敌时能做到团结一致。

所以从根本上说孙权不会归顺刘备。其次孙权通过鲁肃、周瑜分析,曹操虽拥兵百万也不是不可战胜,既然有胜算何必还要归顺曹操。

孙权能战胜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江东据天险,易守难攻。

②吴越善水战,曹军善陆战。

③曹军士兵多北方人,水土不服。

④曹军中荆州降兵,军心不稳。

⑤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构成曹操后患。

⑥曹操远道而来,强弩之末。

⑦江东经历孙氏三代人经营,人心团结。

孙权有这些取胜的条件,何必北面称臣。并且曹操南征,首当其冲的是刘备,最终目标是孙权。这一点由《资治通鉴》记载的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孙权一代杰豪,面对曹操下的战书,岂能不战而降。

荀彧、诸葛亮等谋臣们为忠孝而战。

荀彧、诸葛亮等这些顶级谋士们为什么不促进国家统一,而是采用纵横之术,使国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文人谋士讲究“忠孝”。忠,何为忠?忠君,谁为君?君为“汉室”,谁又是正统的“汉室”?

刘备自称汉室之后,打起了“匡扶汉室”的旗帜,以示正统。

曹操每出征必有天子檄文,“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示正统。

老大的旗帜打了出来,期望建功立业,追求忠君的文人谋士就开择主站队了。选择刘备为主的谋士们,认为曹操挟制皇帝是奸臣,必须除之;选择曹操为主谋士们,认为刘备不听天子令,必须伏法。因此双方宁可山河支离破碎,百姓生灵涂炭,也要建立起汉代正统的王朝来。

总结:

枭雄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志在一方霸业,称曹操为贼臣乱子,如果归顺曹操不但壮志难酬,并且性命难保;英雄孙权,据长江之险,聚三世基业,民心所归,有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资本,所以不归顺曹操。

后人看历史,感觉孙、刘归顺曹操不仅统一了国家,也免了生灵涂炭。身处三国时代,站在孙权、刘备的视觉上,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曹操独自窃取了汉室的天下!

4. 有没有什么三国题材的小说好看的介绍一些?

第一本: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本:大汉之帝国再起第三本:混世三国第四本:恶汉第五本:混在三国当军阀第六本:三国之宅行天下第七本:风流三国第八本:汉献帝新传第九本:无奈三国第十本:三国战神第十一本:北地枪王张绣第十二本:三国神隐记第十三本:三国之疯将军传奇第十四本:三国董卓大传第十五本:谋定三国第十六本: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十七本: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5. 最后七王分别是什么下场?

七国之乱,指的是汉景帝前三年(不是前元三年,而是前三年,汉景帝在位时三次改元,但是没有建立年号,称前、中、后某年)正月,因汉景帝采用御史大夫晁错之策,对国内诸侯王实行“削藩策”,导致汉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号称“清君侧、诛晁错”,举兵西向,反叛作乱的事件。

因本题的中心思想是询问七个叛乱的诸侯王最后的下场,而不是七国之乱前后事情经过,所以这里不再对于汉室平定七国之乱经过加以详细叙述,而着重介绍七王身份,以及最后的下场,及诸王国的结局。

一:吴王刘濞;

刘濞,是高皇帝刘邦次兄合阳侯(代顷王)刘仲(喜)次子,二十岁就跟随叔父刘邦出征叛乱的淮南王英布,立有功勋。

击灭英布的叛乱,是高帝刘邦最后一次亲自率军出征。此时的高帝已垂垂老矣,而且伤病缠身,自知命不久矣,又加上在平定淮南叛乱时,亲眼所见吴地人强悍好勇、轻佻不服管教,如果没有成年藩王镇守吴地,恐怕日后变乱再起。

高帝本来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王,驻守吴地,但是最大的儿子刘肥已经封齐王,就封更加重要的齐地;次子刘盈为太子,不可能前来;三子刘如意以下,都是未成年的少年,强行封藩吴地,也不能压服吴人。其余诸子侄后辈,只有刘濞年纪适合,而且立有战功,于是高帝决定立刘濞为吴王。

但是在授予刘濞吴王印册时,高帝观察刘濞有掩饰不住的骄横之气,并隐隐显露反色,心里十分后悔。

但是册礼已成,无法收回,无奈之下,高帝只得令刘濞跪在自己面前,手抚其背,告诫说:“勿使反!”刘濞惊惧不已,汗流浃背,叩首回答:“不敢!”

一语成谶,四十二年后,因长期以来吴国与汉室朝廷的矛盾愈积愈深,在“削藩令”之下终于彻底破裂,吴王刘濞发布诏令:

“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聚集吴国男丁二十万,举兵作乱,反叛汉室。

而后,汉军在周亚夫率领下出征,又有汉景帝亲弟梁王刘武全力协助配合,最终三个月就击败作乱的吴楚叛军。吴王刘濞军队丧失殆尽,只带了数千亲卫仓惶逃走,退往东越国驻扎,企图寻求东越帮助,整顿残军,再次作乱。

汉室闻报刘濞逃亡东越,于是暗地里以重利诱惑东越王,要求其诛杀刘濞。于是东越王以劳军、商议军事的名义,骗刘濞出营,趁机斩杀刘濞,并尽杀其残军,事后献刘濞首级于汉。

平定叛乱后,朝廷废除吴国,分其地为丹阳、豫章、会稽三郡。

吴王刘濞出处心积虑,积蓄力量,自以为准备了三十余年,万事俱备,所以敢于首先作乱。没想到还是大败亏输,身死国灭,致使后人耻笑。二、楚王刘戊;

刘戊,高皇帝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游)嫡孙,楚夷王刘郢客之子。为人轻薄无礼,喜好淫乐。

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太皇太后薄氏去世,天下诸郡国都要服国丧,而身为楚王的刘戊却丝毫不把国丧放在心上,饮酒作乐,导致被人告发。

御史大夫晁错按汉律建议景帝诛杀刘戊,以正国法。景帝考虑到亲戚情面,没有杀刘戊,只是削楚国东海郡作为惩罚。

刘戊被削土后,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怨恨朝廷,遂与吴王刘濞勾结通谋,准备作乱。刘濞起兵后,刘戊杀害规劝其不要反叛的楚相张尚、楚太傅越夷吾,响应刘濞,起兵反叛。刘戊出兵后,联合吴军进攻梁王刘武封地,被梁军与后续赶到的汉军阻挡,无法取得进展,长达三个月,叛军锐气大失。此后汉将周亚夫断绝叛军粮道,使得吴楚联军疲劳饥饿,士气低落,被汉军趁机突袭,大败溃逃。

刘濞见无法挽回败局,于是丢弃军队,率数千人潜逃。刘戊志大才疏、不能收集溃军,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于军中自杀。

平叛后,景帝鉴于楚国是楚元王刘交的封国,而楚元王、楚夷王父子皆是好文有礼之人,谦逊平和,楚国不应为不孝子孙刘戊所累而废封。于是改立楚元王第三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延续楚元王的祭祀血食。

楚王刘戊赖父祖余荫,得以成为尊贵的诸侯王,但是志大才疏,又贪图享乐,利令智昏之下起兵作乱,最终丧命。幸好楚国宗庙有两代贤王护佑,才能血食不绝,不然刘戊罪过更大。三、赵王刘遂;

刘遂,是高皇帝刘邦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的长子。高后七年(前181年),赵王妃吕氏嫉妒赵王刘友宠爱其他姬妾,慢待自己,因此向吕太后诬告赵王谋反。吕太后大怒,把赵王刘友召进京,软禁并断绝食物,导致刘友饿死,死后谥号“幽”。

刘友死后,吕太后将赵国封给自己的侄子吕禄,而赵幽王的儿子刘遂则勉强偷生,于赵地生活。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诸吕被诛灭,代王刘恒被迎立为皇帝。死里逃生的刘遂被封为赵王。

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刘遂因为犯法,导致赵国常山郡被削去,所以气愤难平。正好此时吴楚联军起兵反叛,于是刘遂立即响应,并杀死劝阻的赵相建德、赵内史王悍,封锁赵国边境,遣使联络匈奴,意图引匈奴内犯,以待吴楚联军击败汉军后,南下内地。

刘遂起兵后,汉朝廷立即以曲周侯郦寄率军出征赵国,攻击叛乱的赵军。赵军被汉军击败,于是放弃边界退保国都邯郸,依仗地利与汉军相持七月之久。

即使在吴楚兵败梁地、匈奴获知叛军兵败也放弃入寇、赵国内外援全部断绝的情况下,刘遂也不肯投降,继续顽抗。

汉军大将栾布在攻破齐地四国叛军后,回师赵国,与郦寄合兵一处,围困赵都邯郸,并引水淹灌邯郸城。邯郸最终被洪水塌坏城破,汉军入城,叛军再也不能坚持,纷纷投降,刘遂自知不能幸免,于是自杀。

战后,朝廷分赵国为邯郸、清河两郡。汉景帝前五年(前152年),以皇子刘彭祖为赵王,将邯郸郡辖地改为赵地,重建赵国。

刘遂幼年坎坷,大难不死后得以封王,本应对汉室朝廷感恩戴德。但其自私刻薄,为私利不顾国家,悍然起兵反叛,并意图勾结匈奴入寇,最后阴谋破裂,死有余辜。四、齐地诸王: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王刘贤;

齐地四王,都是高皇帝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胶西王刘卬为第八子、济南王刘辟光为第六子、胶东王刘熊渠为第九子、甾川王刘贤为第七子。

因为叛乱四王都是封在齐地,都是亲兄弟,又是同时出兵,攻击同为亲兄弟、但是没有响应作乱反而坚守国都的齐悼惠王刘肥第四子齐王刘将闾,所以在这里合为一篇,加以介绍。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后,诸吕被诛灭,其中时任齐王刘襄出了大力,功劳显赫,本以为自己可以以高帝长孙的身份,名正言顺地继承帝位。

但是诸老臣经过谋划,认为齐王为人轻浮,而外戚家狠辣,如果立齐王,则吕氏之祸难免不会再现。而高帝第四子代王刘恒,在高帝目前所存诸子中最长,性格温和谦厚,母家也没有势力,选他继位则大臣们十分放心。

于是代王刘恒幸运地越过侄子齐王刘襄,继承皇位,即汉文帝。

没有得到皇位的齐王刘襄悻然撤兵,回归齐国,并因此抑郁成疾。虽然汉文帝将吕后时期自齐国割走的琅琊、城阳、济南三郡归还刘襄,也没有能够减轻刘襄的心病。

汉文帝前元年(前179年),齐王刘襄郁郁而终,谥号“哀”,即齐哀王。子刘则继位。

汉文帝前十六年(前164年),齐王刘则去世,谥“文”,称齐文王。因刘则无子,所以汉文帝将齐悼惠王诸子中当时尚在世的六人同日封王,以齐地诸郡封诸王。这也是齐、胶西、胶东、济南、甾川诸国的由来(还有济北国,济北王刘志为齐悼惠王第五子,因不牵扯到作乱诸国,所以在本篇中略过)。

景帝前三年(前154年)汉朝廷削吴、楚、赵诸国封土,引发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举兵作乱。

而胶西王刘卬,因为过失,也在此次削藩中被削胶西国六县,所以暗地里心怀怨望、有谋反之心。此时闻听吴楚赵诸国举兵叛乱,胶西王刘卬大喜过望,主动联系吴楚叛军,与之同谋,并去信约济南、胶东、菑川、齐、济北诸王,同时起兵作乱。

齐地诸王,虽然被汉文帝封王授土,成为诸侯,但是一直以来,对于齐哀王刘襄未能继承帝位始终耿耿于怀,认为以齐悼惠王、齐哀王高皇帝长子长孙身份,却被汉文帝以庶四子的伦序抢去皇位,导致齐地诸王不能成为帝系,损失利益极大。

而齐地诸王就封藩土,均是割原齐国所辖郡县而来,实际上齐国已经被“削藩”、“裂土”,这也是以胶西王刘卬为首的齐地诸王所不能忍受的。

于是,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在吴楚赵起兵后,按捺不住的胶西王刘卬主动牵头,联络齐地其余五国,约定一起举兵,配合吴楚赵三国,西向攻击汉军。

但在约定举兵后,之前原定参与作乱、后发觉事情不妙、于是退出反叛计划的齐王刘将闾拒不出兵,并坚守齐都临淄,阻碍其余诸国进兵。而济北王刘志则被忠于汉朝廷的济北国郎中令谎称征集军队,趁机获得济北国调兵虎符,掌握兵权后软禁济北王,约束济北国军队,使得济北国未能参与作乱。

剩余四国:胶西、胶东、济南、甾川,见计划还没有发动就几乎失败,恼羞成怒之下,顾不上配合吴楚联军,联合起来,发兵临淄,攻击“背信弃义”的齐国。

面对四国联军,齐王刘将闾首鼠两端,一面派人向汉廷求救,一面暗中与叛军联络。诸王因念齐王也是亲兄弟,所以没有下死手,导致临淄三月也没有被攻克。

而汉军这边,已经击破吴楚联军,刘濞潜逃,刘戊自杀。于是汉将栾布率领汉军,东进齐地,与汉将弓高侯韩颓当所率后继援兵会合,攻击四国叛军,在临淄城下大破叛军,解围齐国。而四国叛军得知吴楚已经失败,希望破灭,只得被迫撤回本国。

胶西王刘卬退兵回国后,才开始后悔,懊恼不应为吴楚叛乱所蛊惑而起兵作乱,但为时已晚。胶西太子刘德,心犹不甘,还想继续再战,对父亲建议偷袭汉军,如果不成,再逃到海上去。

刘卬心会意冷,对战胜汉军已不报任何希望,所以拒绝了刘德的建议。

在汉军尾随而至胶西国后,准备发起进攻后,刘卬出城向汉军投降。汉军主将韩颓当向胶西王出示汉景帝的诏书:“王其自图。”胶西王叹息着说:“如卬等死有余罪。”随后自杀而死,而胶西太后、太子、王室诸人等皆因谋反而死,胶西国被平定。

一同作乱的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王刘贤,在撤军回国后,对于追至国内、坚决平乱的汉军,采取了顽抗到底,拒不投降的死硬对策,从而被占据绝对优势的汉军各个击破,刘辟光、刘雄渠、刘贤都被汉军斩杀,齐地叛乱被彻底平定。

平定齐地后,汉景帝废黜作乱四王封爵,以胶西国改封皇子刘端,为胶西王;改胶东国为胶东、东莱两郡,封皇子刘彻(即日后的汉武帝)为胶东王;废济南国为济南郡,收归朝廷;改封没有参与叛乱的济北王刘志为甾川王,移封甾川国。

通过一系列调整,汉朝廷终于完全掌控了齐地,齐悼惠王一系彻底被边缘化,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齐地四王,因为不满足于现状,对于皇位没有落在自己一系而怨恨数十年,丝毫没有感恩于汉文帝的宽宏,主动授予诸兄弟王爵的恩德,在吴楚赵起兵时,铤而走险,意图获取更大利益,结果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齐悼惠王后裔因此损失大半,实在是得不偿失。

6. 变形金刚小说?

变形金刚之风云再起

作者:流氓P中兔

分类:恐怖科幻

小说简介

本已重生的大汉剑神王越在进阶时出现变故,再被神秘女子救助的时候,意识穿越到变形金刚的世界,重生是幸运,还是不幸,曾经的一剑指天和无上权力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剑圣之名能否再次突破桎梏,登上宇宙巅峰?

他为什么会再次重生?

他能否代替威震天进行一次空前绝后的宏大远征,让整个宇宙都在自己的统治之下,一切都要看他能否找到重生的秘密?

7. 为什么太原被称为中国的龙城?

我从小在太原这座城市长大!一直也以生在龙城太原为骄傲,汾河河面上的龙也成为了太原的标志,但太原为什么叫做龙城呢,又为什么和龙有如此渊源呢,我来粗略地讲讲!

太原,上古时称为唐,后称晋阳,并州。秦庄襄王(秦始皇之父)三年,于晋阳设太原郡。在太原2500多年的历史上,名人辈出,尤其是与无数帝王相关,所以又称“龙城”。

1·尧

尧相传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史称“唐尧”。尧最早建都于晋阳,后因水患,迁都平阳(临汾)。

2·禹

史称大禹,相传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建都晋阳(史有争议),国号夏,所以又称夏禹。禹死后传位于其子启,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家天下”时代。

3·唐叔虞

武王伐纣,建周朝,分封诸侯,其幼子叔虞被封于唐,叔虞姓姬,名虞,其母邑姜为姜太公之女,古人兄弟排行为伯仲叔季,虞为第三子,故称叔虞,后人称为唐叔虞,被奉为晋国始祖。

现太原市晋源区有一座晋祠,就是供奉这位晋国始祖的祠堂

4·赵襄子

晋阳赵氏的族长,晋国权臣。春秋晚期,晋国国君的势力日渐衰落,权力落在智、赵、韩、魏四大家族手中,智家势大,欺压赵、韩、魏三家,赵襄子不忿,联合韩魏两族联手灭掉了晋国势力最大的智氏家族,平分了晋国土地,自立为国君,定都晋阳,国号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此事件也被史学界定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

5·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

汉高祖刘邦第四子,8岁时被封于晋阳,号代王,与母薄氏“龙潜太原”16年,期间娶妻(皇后窦氏)生子(汉景帝刘启),吕后死,刘恒入长安即帝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现太原市尖草坪区有皇后园村,相传为汉文帝当年居住的地方,因汉文帝之母薄氏和妻窦氏两个皇后都曾在此居住,故名“皇后园村”

6·刘渊

西晋时,爆发八王之乱,匈奴人,大单于刘渊趁机在太原起兵称帝,尊刘禅为开国皇帝,自称汉室正统,国号汉,后改为赵,史称汉赵

7·杨广

隋炀帝杨广即位前以太原为封邑,封晋王,历史上真实的杨广雄才大略,20岁时即统帅50万大军平定江南(隋书: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统一中国,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持续300余年的分裂局面,西巡张掖打通丝绸之路,将甘肃,青海,新疆收归中国版图,首创科举制度,建京杭大运河。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举,但忽略了刚统一的隋朝需要休养生息而导致民变四起,最终国灭身死。

8·李世民

人称“太原公子”。617年,李世民鼓动其父李渊从太原起兵称帝,时年19岁的李世民从此统率大军,南征北战,为大唐帝国立下赫赫战功。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皇太子李建成,李渊被迫禅位给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辉映后世的大唐盛世。

9·武则天

并州文水人(当时文水归太原管辖),14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赐名“武媚”,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与高宗共掌朝政,合称“二圣”,高宗死后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67岁自立为帝,82岁死,与高宗合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掌权五十年。后人称此段历史为牝鸡司晨(母鸡打鸣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李治、苻丕等等皇帝!可谓人才辈出,正因如此,太原就被称作“龙城”了!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49)
龙凤双宝:空间农女种田忙(受访家长会因陪
上一篇 2024年07月02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7月02日

相关推荐

  • 重生军婚上将老公要抱抱(黑衣宰相姚广孝是个怎样的人)

    天下精英能尽为臣之道者,无论是忠臣或者奸臣,从不同用途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叫治世之臣,每朝每代都有,他们熟知圣人之言,君子之道,不仅能理清国家大事,还能摆正君臣关系,为皇帝分忧,皇帝有了这样的能臣,便可以国泰民安,开创太平盛世,诸如管仲、魏征等...

    2023年12月11日
  • 陆鸣至尊神殿免费阅读(至尊神殿为啥不更新了)

    至尊神殿陆鸣最后和穆兰在一起了。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

    2023年12月26日
  • 练气五千年(小说连载)

    第二章麻烦来练江南地区,江海市。从火车站出来正好是傍晚,路过菜市场的时候,方羽买了一只宰好的鸡,还有两罐啤酒,慢慢走回家。他的家在一个破旧的城中村里,一户带着小院子的房子,一共两层,方羽住在二层,另外一对母女住在一层。这里租金很便宜,一个月只...

    2024年01月05日
  • 陈华杨紫曦全文免费阅读正版(三少爷陈华是什么小说)

    是作者小脚冰冷做的一本爱情小说,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是陈华方诗韵杨紫曦,讲述了:他为生活,做了上门女婿,遭受岳丈一家的唾弃,欺辱,直到他的外公找上门来,命运从这一刻改写...就连他爷爷,也要他回去继承亿万家产......

    2024年01月06日
  • 孟拂苏承全文免费阅读(大神你人设崩了什么时候完结)

    【娱乐圈+学霸+微玄幻+无逻辑】孟拂到十六岁时,江家人找上门来,说她从小就被人抱错了,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身体就被异世女记者灵魂占领两年。好不容易夺回身体——豪门母亲:童少是留学生,你高中就辍学了,虽然你们是娃娃亲,不要强求。父亲...

    2024年03月16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