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途巅峰(为什么像希拉里默克尔这样的女性政客大多数都留短发)

1. 政途巅峰,为什么像希拉里默克尔这样的女性政客大多数都留短发?

政坛上频频出现的女性政客的确让人欣慰,可女政客们频频出现的短发造型却还是有些令人心寒。

都说女性政治终于崛起了,可不论是多次连任的默克尔还是政途坎坷希拉里,望眼政坛女性便是清一色的短发。

这其中的原因,有人说是为了避免演讲时被头发遮住脸的尴尬,也有人说是为了与男性政客同桌议事时能够从心理上弱化性别差异,得到公正对待。

时至今日,的确不会再有人讨论“短发和长发到底哪个美”这样的话题了。

可想想,这些长在人体最顶端的毛发,总是在不同时间被不同的权利爱好者,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有束发托身,也有削发抵罪,同性恋群体用短发反抗偏见,政客们用短发躲避偏见。

人们喜欢用这样虚拟但高尚的方式通过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去定义自我的伟大。

所有短发女性都深知一个道理,长发会越剪越短,但短发却不会越留越长,无数明白了男人并不可靠的女人企图通过剪掉长发在物质或精神方面走上人生巅峰。

这实在令人唏嘘,连无数女性瞩目与崇拜的女政客们,都要通过短发来摆脱男权偏见,确保政治平等,那我们又何谈女性和崛起和性别平等呢?

这可能还没有Vivienne Westwood的剃头抗议来得切实和坦荡。

政途巅峰(为什么像希拉里默克尔这样的女性政客大多数都留短发)

2. 为什么清水衙门的礼部尚书却是储相第一首选?

题主的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礼部做为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设置,隋朝以后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

明朝‬内阁‬首辅‬的‬职能和地位,相当于古代早期的宰相、丞相。因而‬“储相”是明朝开始的说法,指内阁辅臣。

那么谈论礼部尚书是否“储相”的第一人选,就‬只能‬着眼于‬明、‬清‬‬两朝。

礼部是否属于清水衙门?礼部是负责国家礼仪、教化方面工作的机构,掌管典礼、外交、教育及科举考试、宗教等事务。

这些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等机构的综合职能范围。

“六部”之名始于隋唐,按序列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治国之要,在于治吏。吏部是管理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的机构,因而在“六部”中是最重要的机构。

财政经济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基础。户部是管理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等的最高机构,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显然,礼部不像吏部那样有实权,也不像户部那样掌管钱财,也就是通俗说的清水衙门。

而且可以说,在社会稳定、和平时期,礼部及礼部尚书才会受到重视。

礼部尚书是否“储相”的第一人选?从隋唐到元代,“六部”虽属中央行政机构,但是隶属于尚书省或中书省。

到了明、清时期,“六部”成为独立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但是礼部在“六部”之中的地位仍然处于中游。

那么,地位一直‬并不显要的礼部尚书,谈何为“储相”的第一人选呢?!相差的不止几条街。

“储相”是明朝才‬开始的说法,指内阁辅臣。

明朝内阁是国家行政中枢,一段时期具有凌越六部乃至影响“六部”施政的趋势。

内阁成员的名额有限,备受优崇。

内阁首辅的地位接近于古代的宰相、丞相,往往由内阁辅臣中提升。也即内阁辅臣类似于“储相”,是内阁首辅的种子选手。

《明史·选举志》中记载:

“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这段话说得很明确:庶吉士被视为储相!而不是礼部尚书。

为什么说庶吉士是“储相”的第一人选呢?明、清时期,考中进士的人可以‬入‬翰林院‬。再从‬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庶吉士。

其一,庶吉士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才学基础扎实。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入了成熟、鼎盛期。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考的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详细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社会各方面的史实资料。

北宋政治家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四书、五经对于治国理政的指导价值。

从考中进士者中选拔有潜质者担任庶吉士,就是从饱读诗书、深谙治国理政思想理论之士中,拔尖选用‬。

这里的有潜质,当然不是指学术研究方面‬,而是‬治国理政‬。

其二,庶吉士是皇帝近臣,容易被发掘‬、重用。

庶吉士的主要职能是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

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被皇帝考察、了解,自然也容易被重用。

学而优则仕。起点就在巅峰处的庶吉士,经过重点培养、工作历练,更会被授以高级官职。

自明英宗要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开始,庶吉士往往会被分到内阁工作。

例如明代历朝的内阁首辅李东阳、杨廷和、翟銮、严嵩、高拱、张居正、张四维、方从哲、温体仁等人,都是庶吉士出身。

到了清朝,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庶吉士”制度有较大变化,但依然受到皇帝高度重视。

清朝的庶吉士已不再有明朝的“储相”第一人选的地位和前途,但是也出了很多人才、高官。因而‬有一说‬:

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庶吉士)选,其馀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胜数”。

综上所述,礼部尚书为“储相”第一人选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3. 王莽是如何从一个谦谦君子变成了改朝换代的皇帝?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王莽是为何改变的没人知道,但是如何改变的可以从历史记载中略窥一斑,本人认为王莽是同司马懿一样的隐忍鬼才,也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穿越者,节俭、孝顺、清廉、谦恭所有优秀的品质在王莽身上都能看见,但是可以看出,王莽所孝敬的王凤、王商、王根等人,都纷纷对王莽的仕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失可以理解为是王莽的心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优秀仅仅是为了拉拢人心。真正权力到达巅峰的时候,王莽做的正是排除异己,心狠手辣。这才是他作为一个政客真正的面容。一步一步从基层平步青云,在所有人的赞美中谋取皇位。心狠手辣的政客最终赢得了他想要的结果,虽然只有十六载的帝王生活,但也是对他政途的肯定。

4. 诗仙李白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吗?

李白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靠着非常优秀的诗歌天赋,还和他家庭的背景、自身学识以及时代风气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这些条件少了任何一个,李白的魅力都会大打折扣。

比起李白的天赋,我们更需要知道他是如何学习的

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李白”的名字由来不一般:

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是说,李白的父亲指天枝恢复李姓,其母亲梦见太白金星,所以才给李白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表字也定为“太白”。

这个故事很有传奇性,从李阳冰和李白莫逆的相交来看,多半是李白对李阳冰的“吹嘘”,被李阳冰记录下来了。

但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如此描述的情节无非就是在讲一件事,李白是天赋异禀的。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李白在作诗一途上,确实是有着比较过人的天赋,这不是我们后来因为其成就才给他的评定。

我们承认,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事情没有天赋是无法完成的。比如有的人就是没有立体几何的观念,看着平面图是无法想象出一个立方体的。

但是,李白的成名绝不仅仅是天赋那么简单,他所付出的努力也要比很多人多得多。

我们都听说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据说是一场李白和老妪的对话。姑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李白能作为这样故事的主人公,就可以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相似之处,所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才会被设定成李白。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经介绍过自己年轻时期的学习经历: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这句话说得非常自负,说自己少时便博览群书,从古至今,鲜有不知之事。

除此之外,他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亲自写诗作文,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酉阳杂俎》中记载:

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

这个《词选》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昭明文选》,在李白的年代里是科举考试最为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文人创作就以它为标准。

李白曾经“三拟文选”,这个工程量是非常巨大的。

有意思的是,李白做了这么多次“拟文”,但不满意都烧掉了。

这就说明,李白不是写不出不好的诗文,而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这样一个天才,同时还如此努力,李白的成名就不足为奇了。

李白的家世,不仅仅是一个富商那么简单

很多资料会显示,李白的出身并不是特别好,甚至可能是“罪徙”的一支,改姓埋名流放外地。

这里说的是社会地位。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唐代的文献中,似乎对于李白的出身讳莫如深,其祖父、父亲的事迹无一记载,甚至李白本人的籍贯、出身都模糊不清。

按常理,这样一位惊才艳艳的诗人,在史料上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么,这很可能就预示着,李白祖上的出身并不简单,可能涉及到了当时上层社会中的一些秘闻,这在李白自己偶尔的叙述中也有所表露。

李白在很多时候都承认自己出身皇族,但是家谱失传,所以导致他的辈分就比较混乱,这种行为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他自己的吹嘘,并没有当真。

唐梓州刺史于邵曾经在李白故里立碑纪念,碑文的内容在明代文献中有记载:

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除此之外,宋代也有持此论调者,支持者不少。

直到近现代,学术方法的进步,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比较新的观点。

比如,台湾学者罗香林就曾经提出过:

李白是李建成之后。

韩维禄、徐本立、朱秋德等等一批学者都纷纷发表论文,持此论点。

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种说法虽然还不能得到证实,但同样也不能证伪,只能聊备一说。

但无论怎么说,除了社会地位之外,李白的生活条件同样也是其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位富商,并且家境还不是一般的富裕。

李白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一年散金三十万,这种魄力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李白经常挂在嘴边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不拿钱当钱看的。

所以,李白的一生很少落魄的时候,这和杜甫等人差别甚大。

这也就导致了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有着大把的时光可以用来学习,所以才有了“年少成名”的经历。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艺术都是玩出来的。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撑,在艺术的造诣上很难有大的成就。

看看杜甫吃了多少苦就能知道,在艺术一途中,贫穷真的可以让人步履维艰。

除此之外,看看李白的交游也能知道,他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里有着非常好的人脉关系。

在他二十七岁那一年里,娶的妻子是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他在政坛上有了影响力,拥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

而在先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也结识了孟浩然、王昌龄等等社会有识之士,为其之后的政途做了一定的积累。

关于“李白入长安”的说法,有“一入”、“二入”、“三入”说等等,但总体来说,在某一次和贺知章的见面上,留下了“金龟换酒”的佳话。

李白作为一个文坛新人得到了当时的泰斗级人物贺知章的赏识,《蜀道难》一举成名,“谪仙人”的称号也不胫而走。

这是李白在文坛和政坛上的一次宣示,正式进入到了整个文人圈层之中。

所以,只凭才华,李白很难进入到文人的核心圈层之中。他的才情想要取得如今的地位,还必须依靠一些外在的条件,比如迷离的身世,财力的支撑以及名流的推荐。

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诗歌有着莫大的优势

李白的出身有争议,但一般公认他是从“蜀地”来到中原的,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地方非常特殊。

陈子昂、李欣、苏轼等等一大批非常著名的诗人都是从这一地方走出,然后突然就被很多人追捧,李白同样如此。

从这些人成名的经历和作品能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他们的风格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上一个时代的风格,这与蜀地相对闭塞有关,新的文学风潮在这里有一定的滞后性。

李白在年少之时三拟《文选》,所模仿的风格就是魏晋六朝,所以出川之后,一出手便是让人惊艳的古风。

要知道,当时的诗坛经过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时代,盛行的是以格律著称的新体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旧体古风的优秀作品了。

这是李白成名的条件之一,即作品的稀缺性。

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是因为其反对了当时盛行的绮糜文风,而李白的风格正是冲击了当时的格律规范,恣意跳脱的文字与情感,为追求格律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自然要被特殊对待。

当然,这也和李白诗歌的质量极高有关,但这与其形式的特别并不冲突,而这也往往是后来研究者所忽视的要素。

所以说,李白的才情确实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更应该看到另其成名的其他条件,勤奋、身世、家庭、时代等等因素缺一不可。

当天才都在努力的时候,哪还有不成名的理由呢?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5. 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谢邀。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让人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称之为豪放派词作并不为过。

但是,严格来说,《渔家傲·秋思》也算不上第一首豪放词。

范仲淹前面还有柳三变。举世皆知柳永词“寒蝉凄切”,可还记得他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对潇潇暮雨,却长望霜风凄紧,这种萧索沉雄是否称得上豪放?

可柳永是婉约派创始人。

一首词的风格,代表不了任何东西。就好比一个南方人,忽然想吃窝窝头了,绝不能代表他的口味就此变了,不吃米饭了。

柳永和范仲淹总算还是在宋朝,和苏轼也差不了多少时间。那再往前呢?有谁记得晚唐五代的牛峤的《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晚唐,也正是词牌从刘禹锡、白居易诗心写景慢慢堕入颓废迷离的宴乐专用词的时代。温庭筠、韦庄的“花间派”吃的就是这碗饭,也正是他们给了“艳词”千年来婉约绮丽的本色。

牛峤的词风和他们是一样的,可也能写出《定西番》这种清冷、萧索的边塞词啊。为什么没人称他为豪放派?

一个道理,偶尔吃个窝窝头而已。

类似的还有毛文锡的《甘州遍·秋风紧》: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这要是苏轼之后的词人所作,必然归于叶梦得、张元干一类词人,在豪放派中有一席位置。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成为豪放派的开创人?因为他们吃了窝窝头,觉得不错,回头还是吃米饭去了。

苏轼不一样,苏轼认识到窝窝头和米饭一样好吃,都能充饥,甚至未来可能是窝窝头的。

这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认识,才能称其为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他在写完《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太经典,不列出来了),写信给朋友《与鲜于子骏书》: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苏轼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风格摆脱了柳永一统天下的局限,终于“自是一家”。而且虽然苏轼作品真正豪放派的词大约只有四十余首,却是有意识地使用了这种风格。

反观前面举例的那些词人,因为感情激动之时偶一为之,并没有继续在这个路子上探索,风格没有改变,于文学理论上自然更加欠奉,自然无法定义为豪放“派”,虽然偶有作品沉雄豪放兼备。

而苏轼之后,后来者不断,直到辛弃疾打通豪放、婉约之间的壁垒,终于让宋词登上顶峰,与唐诗抗衡。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承续了苏轼的风格加以变化。

词牌的主题拓宽,风格变化,是词牌史上最重要的变化。

苏轼这个豪放派的创始人,当之无愧。

回头说一下范仲淹,其实也是个相当牛的人。他的作为是在仕途、政途,但是在文学上也毫不逊色,他的散文,诗词也是一顶一的。但是他留下来的词作只有五首,虽然《苏幕遮·怀旧》的“碧云天,黄花地”堪称绝唱,《渔家傲·秋思》和其他作品也明显有脱离柳永词风的意味,但是作品实在太少,无法形成系统,不足以称新风格、新流派。

还有一点,柳永漂流一生,最终还是在范仲淹的帮助下做了个小官,死在任上。可见范仲淹和柳永关系还不错,他对柳永的才华和词牌风格还是认同和欣赏的。

不过对于范文正公来说,和王荆公的态度大概是一样的:真英杰者,经天纬地平天下为己任。诗词,末技尔。

你若称呼王安石为诗人,范仲淹为词人,估计人家都不愿意理你。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6. 一流人才都去投奔庶出袁绍?

袁绍与袁术,两人的关系有些复杂,是同父异母,又是党兄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这么复杂,最后还反目成仇家,这事儿还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庐墓六年只为改头换面

袁绍和袁术,同是出自四世三公家族,两人还是同父异母,但袁术打心底看不上这位兄长,原因就出在袁绍的母亲身上。

袁绍和袁术的父亲是袁逢,袁逢的嫡室夫人育有两子,长为袁基,次为袁术。而袁绍的生母连侧室都不是,仅是袁家一名婢女或女奴。

可以说,袁绍是父亲与婢女鬼混生下的儿子,并不为世人所尊敬。但是,袁绍运气好,其大伯袁成早卒,其父就将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嗣。

这样一来,在血缘关系上,二人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宗法关系上,便成为堂史弟。

袁绍生母虽只是一个婢女,地位卑微,但她生的儿子袁绍却天赋异禀,仪表堂堂,还爱广交朋友。

大约熹平五年(176年),袁绍从濮阳县一路飞奔回汝阳县,两地相隔六百里,一进入汝南郡界,路人便纷纷看着官道上匆匆行进的马车,他们知道,这是袁家公子回来奔丧了。

人们口中所说的“袁家公子”,便是袁绍,原来他的母亲病逝了。袁绍一到家,就以孝子的身份主持办理丧葬事宜。

丧礼很隆重,也十分讲究,袁绍是完全按照礼仪制度操办的。宗亲宾客看到袁绍憔悴的面容和清瘦的身形,无不赞叹,说他是世间少有的真孝子。

原来去逝的母亲只是他名义上的母亲,并非生母,袁绍能做到如此细致,已是十分不易。然而更令人们诧异的事情还在后面,丧礼办完后,袁绍又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为母亲守孝三年。

虽然儒家提倡“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但这个礼仪主要是给小老百姓定的,至于执政者,并不一定身体力行,而袁大公子竟然要弃职还乡为义母守墓尽孝三年,这当然令人意外了。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后来还有故事。袁绍为义母守孝三年后,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说还要再为死去多年的义父也守孝三年。

如果说袁绍为义母守孝三年还有礼可循的话,那么为死去二十多年的义父追服大丧,便完全出于他的别出心裁了。

袁绍当然有着他的盘算,他二十岁入仕,正是东汉政治衰败时期,宦官当政,大肆残害清流士大夫集团。

但袁氏家族是个例外,他们不仅没有受到宦官的残酷打击,反而还受到了宦官的有力扶持。原来在汉灵这宠幸的宦官首领中, 有一个叫袁赦的人,此人与袁绍家族为同宗,袁绍生父袁逢和叔父袁隗与其交好,因此袁氏家族不在打击之列。

对于袁氏结好宦官一事,清流士大夫当然有看法,巴不得把袁家子弟全部收监判刑。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袁绍不就其职,在家服丧六年,其意图有二:

其一,由于之前的官职为阉人所赐,如今他暂脱离官场,结束以往的政治生活,他意在向示人表明,他袁绍从此以后不再靠父辈荫庇了,而且要与阉人划清界限。他要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靠自己的实力再次跻身政界,后来,他也的确做到了。其二,除了政治上的考量,还有他的私人原因。他为袁成夫妇服丧六年,希望借此好名声彻底摆脱他母卑子贱的身份,让世人记住,他袁绍是左中郎将袁成的嫡亲子。

袁绍庐墓六年,只为改头换面。相比之下,袁术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当袁绍在当守墓人,他却在当一名侠客,结交三教九流,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

庄子云,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从对事业的谋划上来看,袁绍已经比袁术快一步,更何况,袁绍还结交许多天下名流,为他所用,这些人都是他日后登上人生巅峰的基石。

那么,袁绍的朋友圈有哪些人呢?

袁绍的朋友圈

袁绍庐墓六年后,他要准备出山了,目的地洛阳。他一入洛阳,便感受到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不过他很高兴,所谓“乱世出英雄”,他认为这恰好是他崭露头角的好时候。

为了自己将来的政途,他购置了一处宽敞的住宅,作为他政治活动的大本营。对于他的政治活动方案,有十六字,即:广交朋友,提高声誉,等待时机,重入政界。

虽然他在家乡“庐墓六年”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但并不足以在京都的政界风云际会一番,还需要再提高一下知名度。同时,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便将来相互扶持。

由于他出身高贵,想要投到他门下的宾客络绎不绝,而他并非无差别接纳所有人员,他交友有着严格的门槛:“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因此他的朋友圈也十分高贵。

比如友人何颙,为党锢名士的中坚人物;张邈,以行侠仗义闻名乡里,家拥千金,散家财交豪杰的人;许攸,人多智,善权谋,是当时洛阳游侠少年中的风云人物,还有就是我们后来大名鼎鼎的曹操了。

与以上诸人结为密友,可以说引领着社交界的新潮流。此外,他还在暗中救助被宦官残害的“党人”,所谓党人,就是党锢集团中的人。

袁绍在洛阳活动不到一年,便声誉鹊起。同时,他在京城的情况,也早已有人报告给了宦官副头目赵忠。

赵忠对袁绍的行为颇为不满,袁绍也受到了来自叔父袁隗的警告,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年后,他迎来了自己重返政界的机会。黄巾起义爆发后,新任大将军何进请他去做幕僚,此外,还有他的密友张邈等人。

袁绍在洛阳散财交友,终于凭着自己的影响力,以清流名士的新形象再次进入政界,此后被荐为御史台的侍御史,成为朝廷正式命官。

与此同时,其弟袁术也在朝为官,而且还当上了尚书台的尚书,官职比袁绍还要高。袁绍不愿屈居袁术之下,便假意告病求退,何进行知内情后,不久又安排他出任虎贲中郎装。

这样一来,袁绍就成了皇家宫廷卫队的高级将领,开始掌握了兵权。

至此,袁绍与袁术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袁绍与袁术从合作走向决裂

袁绍这个人缺点也不少,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好谋无断,因此他的人生注定是这样的,一路自己挖坑自己填。

比如,为了清除宦官,他建议何进征召地方兵力入京,以此给太后制造压力,达到尽诛宦官的目的。结果怎样呢?宦官与外戚掀起一场大战,尽诛宦官两千多人。

宦官是被诛杀了,何进也因此而丧命,这样一来,暴乱引发的后果就是,宦官与外戚两败俱伤。

但更大的祸患在于,他出的馊主意招来了一个大瘟神--董卓。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面对董卓在京都不断坐大,袁绍本应该集中力量与其对抗,但他没有把握住机会。

早在董卓进京之初,骑都尉鲍信就劝他趁董卓军马劳顿,一网打尽。当时何进已死,禁军统领权在他手上,他完全有能力将董卓乱政扼杀在摇篮里。结果他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

面对董卓坐大,袁绍最终无力与其周旋,最后迫不得已只好扶老携幼一家人逃出了京都。

袁绍出京后,真奔四百里外的衮州,在那里,他有一帮自己的朋友,如衮州刺史刘岱,衮州属下东郡太守桥瑁,陈留郡太守张邈,还有他的堂兄袁遗等人。

没过多久,他就组织起了一个讨董联军,还被推为盟主,联军基本形成四个集团军:即 袁绍、王匡进驻河内,负责洛阳北面的战线;韩馥驻邺城提供后勤保障,张杨驻漳水作策应;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曹操等部集合于衮州与司隶交界的酸枣,负责正东方向的战线;孔伷驻军颍川,在东南方向对洛阳形成威胁;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袁绍的弟弟袁术。在成年前,二人分居两家,相交不多,关系不恶。之后二人同在洛阳的政治舞台上唱戏,虽同为一个家族,但袁绍笼络人心远胜于袁术,因此名士大多趋袁绍之门。

当时兄弟二人嫌隙渐生,再到后来袁绍被推为联军盟主,袁术心里就老大不到不愿意了。

不过在讨董联军同盟破坏前,他们兄弟尚能在一个锅里吃饭。当初他们在京都时也曾一同杀入宫中,诛杀宦官,为帝国驱除了毒瘤。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又站在了一起。此次袁术驻洛阳正南方向的鲁阳,以孙坚为主力从南边发起进攻。

讨董联军整得像模像样的,但战斗力实在是差,败多胜少。作为主力军的袁氏兄弟没有参与一场正面战争,最终打入洛阳的只有孙坚。

董卓在撤离之前,为报复袁氏兄弟的反叛,屠杀了袁氏一族留在京都的五十余口人,其中就包括袁绍的叔父袁隗,还有兄弟袁基。

尽管袁氏家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董卓还在,天子也还在他手中,联军行动的目的并未完成,但联军已经没了斗志,基本解体。

兄弟二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另立新帝,董卓手中的汉献帝就是另立的,袁绍认为可以不承认他,然后另立刘姓宗室幽州牧刘虞。

袁绍选刘虞也有着他的小心思,刘虞身在河北,主要方便他就近挟制。袁术一眼便看穿袁绍的心思,为此写信将袁绍大骂一通,从此,二人分道扬镳。

联军解体后,由于袁氏家族惨遭董卓屠戮,也为袁绍赚足了同情分,天下众多豪杰都纷纷归附袁绍,并愿意为他报仇雪恨。

借着这股人心所向的力量,初平二年,袁绍兵不刃血地从韩馥手下拿下了冀州,其势力逐渐向青州、并州、幽州等河北州郡扩张。

这下袁术不乐意了,二人关系也走向恶化。袁绍曾偷袭了袁术部下孙坚的根据地,而袁术也以牙还牙,主动与公孙瓒结好,在写给公孙瓒的信中,还不忘羞辱袁绍,说他生母卑贱,袁绍本人也不过袁氏的“家奴”而已,根本不配谈袁氏子孙。

由于兄弟俩反目成仇,很快各个军阀也形成分别以袁绍和袁术为主导的两大阵营。

袁绍与荆州刘表联合,外加占据衮州的曹操、张邈;袁术与公孙攒联合,外加徐州刺史陶谦和孙坚。

两大阵营掀起了三大战场,分别为河北战场、中原战场和荆州战场。最先开打的是中原战场,孙坚进袁绍、曹操的势力范围豫州,双方一触即发,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在战发中遇难。由此引发了河北战场开打,之后孙坚又进攻刘表,继而荆州战场也战火纷飞了。

战争的天平最初在袁术一方,但袁术这个人不得人心,性情残暴,人又虚伪好嗜杀,他为了占领地盘,把扬州刺史孙温杀了;汉室宗亲陈王刘宠不给他粮食,他也派人将人家暗杀。

而且他这人权欲膨胀,过度自信。自己阵营已经被袁绍、曹操瓦解了,最后退到淮南,军粮也缺,强敌环绕,他却还有心思图谋称帝。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上演了一出称帝的丑剧,结果就是一夜成为人民公敌,引来更多军阀集体围攻,曹操、吕布、刘备等都来找他这个逆臣算账了。

在穷途末路之下,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哥哥袁绍,说愿意把“皇帝”这个火球扔给他,并归附于旗下。

袁绍又不傻,称帝这个烫手山芋,谁做谁倒霉,他怎么会收呢!最后袁术行至江亭,此时已绝粮,他却想吃一口蜜浆解署。吃的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蜜浆?

最后,袁术带着这份舌尖上的失落,发出一声长叹:“我袁术何以落到如此地步呢?”,说完呕血而亡。

袁术死后,其家眷由堂弟袁胤携带着投奔了庐江太守刘勋,之后又陷于孙策之手,其子袁耀后为吴郎中,其女被孙权纳为后妃,袁耀之女后来又嫁给了孙权第五子孙奋。这支汝南袁氏算是最后流入东吴,成为皇亲国戚,结局还算不错。

就在袁术死去的同年,袁绍攻破易京,彻底击败了北方的公孙瓒。而在此之前,他的势力已地跨青、幽、冀、并四州,领兵数十万,扬眉河朔,可谓盛极一时。

然而,他终究不得不面对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昔日发小,也曾是盟友的曹操,谁主北方?迟早迎来一战。

综上所述,虽然袁绍是庶出,其生母身份卑微,但他运好,过继给了大伯,从此摆脱了身份上的困扰。他又是一个善于谋划的人,尽管谋划的结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他个人又有仪表堂堂,有才华,肯疏财广交朋友。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相比之下,袁术各方面都差他一截,从成就上来看,袁绍确实取得了一时的辉煌,但从结局上来看,也并不比袁术好到哪里去,论子孙后代的延续,倒是袁术更胜一筹。

7. 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为什么突然提出告老还乡?

“‘为什么?’范闲坐在马车上,轻轻弹着手中的那张纸,这是监察院内部传递朝廷动态的报告,他身为提司,虽然此时远在北疆,但也只比别的地方晚了几天,就收到了京都里的消息。

岳丈大人当然不是什么纯粹意义上的好官,奸相这称号不是白来的,但范闲依然觉得很荒谬,堂堂一国宰相,居然就这样无声无息在庆国的官场斗争中败北!”

是的,没错,在三月的庆国朝廷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礼部尚书郭攸之被执行绞刑,刑部尚书韩志维被贬,宰相大人突然提出辞职告老还乡,

林若甫辞职

唯一一个受赏升官的人是贺宗纬,恩旨免试任为都察院御史,有被处死的、有遭贬的、有辞职的、有升官的,庆国的官场被一层“波谲云诡”的色彩笼罩着。

这样的变化真是让人始料未及,也让远在北疆的范闲震惊不已,特别是对这位权倾天下的宰相大人的离职感到诧异。

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生故吏遍地权倾朝野的林若甫正处在人生巅峰之时,选择了迅速下坡放手权力,归乡养老,提前进入退休生活。

林若甫权倾朝野

这是林若甫向往的生活吗?NO!此乃是逼迫之下的无奈之举,隐藏在背后的原因大概庆帝心中有数,林若甫也只不过是为政治而牺牲的一颗棋子:

一、林若甫精准的猜中了庆帝的心思

堂堂一国之相,却被都察院的御史集体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是“宰相林若甫阴夺他人家产,谋害百姓性命”。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这是牛栏街刺杀案留下的后遗症,吴伯安唆使林珙刺杀范闲,结果自己却死于非命,导致林相痛失爱子。

范闲被赐杀

由于吴伯安本身就顶着一个北齐奸细的帽子,又是受害一方,这件事的舆论导向偏向了林相一边,但是接下来又一场刺杀的安排,

让林相的仕途之路陷入了绝境,吴氏入大理寺供述的途中,遇见了一场无由而至的刺杀,好巧不巧的是,还被二皇子与靖王世子遇见了,

并将吴氏救了下来,这件事情和谁有关呢?是相府的门生彭亭生做了这件糊涂事,但并不是宰相的授意,林若甫对这些突如其来扣上的罪名感到莫名的恐慌。

林若甫被诬陷

据他对彭大人的了解,彭亭生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也不会做糊涂事,如果不是相府出去的命令,他断不会拿自己的官声做赌注,

袁宏道怀疑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贺宗纬,因为当时就是贺宗纬收留了吴氏,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贺宗纬只不过是东宫的一颗小棋子,背后若没有人撑腰,并没有胆量来主谋这件事,只是不知道背后的人是皇后还是长公主。

贺宗纬是颗小棋子

林相一听袁宏道点出的怀疑对象,立马就想到了自己的老情人长公主,也立刻明白了发生的这一切是来自这位老情人的报复。

报复的事有很多吧,包括女儿和范闲的婚事,包括他们之间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不过话说到底,就算这些帽子扣过来,

关键还得看庆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用如此拙劣的手段,庆帝这只老狐狸当然能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他愿不愿意看清楚又是另一回事了。

庆帝是只老狐狸

分析到这一步,林相似乎已经看穿了庆帝的心思:

前些天死了那么多的京官,我身为文官之首,本来就要负责任,宰相闭目分析道:“最关键的是,陛下不想让我继续当这个宰相了。

是的,林相猜的一点也没错,庆帝在朝局上对人事布局有了重新的考量和安排。人事部署将面临着重大调整,而他则是庆帝打算选择牺牲的一颗政治棋子。

林相不过是庆帝棋盘中的一颗棋子

对于统治者而言,朝廷需要正常的新陈代谢,换上新鲜的血液才能流水不腐,林若甫在宰相那个位置上面呆的已经太久了,庆帝这只老狐狸的心思已经非常明,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想把林若甫从相位上拽下来,林相只能心领神会的乖乖听话,自己请辞,告老还乡,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则有可能大事不妙!这样看来,急流勇退,远离朝堂方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个安稳的晚年尚且可以保住。

林相退出政治圈子

二、袁宏道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起这林相也够悲催的,一再的遭人背叛,透心凉一杯一杯的被强制灌入自己的腹中。吴伯安是长公主安排在相府的眼线,

这位间谍害得林相的儿子林珙在牛栏街的暗杀中赔上了性命,给相府带来了重重的一击。林相一直都没有搞清楚真正的来龙去脉,

他的儿子到底是因何而死,真正的敌人到底是谁?但是有一点他却知道,吴伯安背叛了他,要说背叛又算不上背叛,

林相被间谍陷害

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是他的人,人家只是一位成功的间谍而已,这林相府上还真是深藏不露,出了间谍还不打紧,最后冒出了个谍中谍,

这个人就是袁宏道,他深得林相信任,袁宏道是谁的人呢,表面上归属长公主,实际上听命于陈萍萍。林相在辞职之前和他有过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一阵极长的沉默之后,林若甫的话语里带了几丝黯然:“给彭亭生的信是你写的。”书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许久之后,袁宏道才低声应道:“正是,就连此次京中的刺杀事件都是我安排相府侍卫做的。”

林相深受背叛之伤

“为什么?”宰相皱着眉头,似乎很苦恼,“老夫入朝为官以来,就只有你这一个朋友,自问平日里对你也是极尊敬,为什么你会隐忍这么多年,忽然出手,而且一出手就不给老夫留半点退路?”

袁宏道与宰相相交半生,真可谓是一生之友,居然就是此人着手安排了这多事情,将宰相一手推入如此尴尬的局面之中,他掌握了相府太多的秘密,今次栽赃陷害,就连林若甫一时也只有退让!

他看着宰相那张有些苍老的脸,略带一丝歉意说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目的、意图。老友,我在你的书房里隐藏了这么多年,其实为的就是今天。我应承过某人,当他需要你下台的时候,我会助他一臂之力。”

林相发现间谍

林若甫看着面前这位老友,唇角微翘:“云睿究竟许了你多少好处,竟能让你卖友求荣。”袁宏道摇头道:“不是卖友,也不是求荣……只是陛下需要您归老,

长公主也需要,朝廷需要您离开京都。至于求荣……”他苦笑道:“我本以为……如果你没有察觉我所做的事情,我就会陪着你去家乡,一道共度晚年。”

这一次谈话终于揭开了真相,袁宏道不再隐藏自己,他向林相吐露了肚子里所有的实话。也承认自己是间谍。

袁宏道是长公主的人

被最信任的人反手一刀,其中滋味只有林相自己可以体会。袁宏道这一生只背叛过林若甫一次,也就是这一次,就足以让宰相大人黯然退出朝廷。

没办法,他也不想做这样的人,但这是庆帝这只老狐狸的意思,经由监察院让他具体执行而已。这位老友的背叛深深的伤了宰相大人的心,

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毫无留恋的,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了仕途,放弃了权力,向庆帝交上了辞职报告。

庆帝虚伪

虚伪的庆帝竟然还假惺惺的进行了挽留,挽留无果之后才赐银返乡,面子工程还是要做好的。表面上做到了仁至义尽,实际上呢已经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三、退出是为了给女婿让路

范闲身份特殊,他是叶轻眉的儿子,是庆帝的私生子,范建是他的养父,七岁之前生活在范建的老家儋州,以范家私生子的名义生存于世。

成人之后被庆帝赐婚,娶了长公主的女儿林婉儿,林婉儿是李云睿和林若甫的私生女,庆帝为什么坚持赐这门婚事,

林婉儿

目的就是想拿走长公主手上的内库财权,林婉儿是长公主的唯一女儿,并且也曾许诺,将来谁娶林婉儿谁就接管内库。

当然这是庆帝削弱长公主权力的计谋,皇帝赐婚,这桩婚事肯定是十拿九稳,那么内库财权也已经是范闲的囊中之物。

范闲接管内库是两个爹的意思,一个是生父庆帝,一个是养父范建。不过在《庆余年》中,范闲可不只两个爹,

陈萍萍

陈萍萍也算一个吧!陈萍萍掌管的监察院,是由叶轻眉亲手创办,他更希望范闲可以接手监察院,这爹多了也真是麻烦,

所有的爹把自己的意愿都强加到了范闲的身上,范闲终究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不过隐藏在范闲背后的各种势力皆被人看在眼中,

这些人包括庆帝。特别是他还有一个当着宰相的岳父,如果庆帝打算重用范闲,他手中的权力加上岳父手中的权力那将是火力威猛,无人能敌。

庆帝布局人事

这将会成为皇权的威胁,庆帝当然不会傻到把所有的权力集中在一个篮子中间,如果放在一个篮子将会是一个定时的炸弹。

在朝局中身经百战的林相,已经看透了庆帝的心思,为女婿的发展前途,他必须牺牲自己为范闲让路,

否则范闲就有可能被打压下去,话说白了,这翁婿二人在朝中只能留下一个,林相心想,机会当然要让给年轻人,何况这个小年轻还是自己的女婿。

岳父为范闲让路

他退女婿上,不也等于没退嘛!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范闲算是后面的浪头,那宰相无疑就是前面无力拍岸的浪花,他必须告别这个历史舞台,腾出足够的空间给范闲发挥。

因此林相潇洒的选择了辞职,拥有这样用心良苦的岳父,范闲这小子幸福感爆棚啊!岳父是牺牲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给他铺平了未来的道路。

写在最后

在如日中天之时宰相林若甫选择放弃相位,归隐家乡,是迫不得已,是无奈之举,其中也蕴藏着一种良苦用心。

庆帝想炒鱿鱼

庆帝想炒鱿鱼,已经在背后想方设法的给他挖坑,让林相跳进去,然后他再趁机去抓小辫子,事实上袁宏道的陷害,

已经让林若甫看到了真相背后的残酷,与其死皮赖脸,还不如潇洒转身。他主动迎合了庆帝的心意,为什么会这么主动配合而没有反抗,

那正是因为他还要为范闲的未来考虑,如果他的存在挡住了女婿的发展道路,那么宁肯选择牺牲自己也不能毁了女婿的前途。

范闲政途之路被铺平

当然在庆帝这里,林若甫已经没有了选择,告老回乡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他有罪还是没罪,在庆帝这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关键是庆帝愿意相信他有罪。怎么会不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给个辞职的机会,让他告老还乡已经是天恩浩荡,庆帝这只老狐狸倒还显得像个“大好人”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17)
宋家表姑娘(重生)(有没有那种很宠很宠)
上一篇 2023年12月03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2月03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