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朕抢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1. 皇后是朕抢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战斗机被打掉机舱盖,居然敢横滚后倒擦着山顶尖飞行,飞行员的头部距离山顶树梢仅有1米多。美国王牌飞行员雷斯纳看到中国志愿军飞机飞出犹如特技般的动作,唯有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

雷斯纳原以为飞行技术如此高超的一定是苏联飞行员,可等其临近能看清楚对手时,却惊讶地发现一张年轻的东方人面孔,而且这位东方飞行员还向其示威性地挥了挥拳头。

而这位令美国王牌都频频惊叹的东方飞行员,就是我志愿军英雄飞行员王海的“铁杆僚机”焦景文。

也许雷斯纳对中国飞行员能拥有如此娴熟的飞行技术颇觉匪夷所思,可其却不知我志愿军飞行员敢与其如此硬拼,凭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的超人智慧。

1926年,焦景文出生于河北武安,1945年参军,后在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正式成立时,被编入空军第四混合旅成为王海的默契搭档。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完全占领了朝鲜上空。美机想炸那就炸那,想飞多低就飞多低,甚至有时我军锅里冒个烟都能引来美机扫射。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急需空军入朝协同作战。

可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足一年,飞行员课程训练还远未结束,但因战争需求,也只得让苏联教官加紧速成训练。1950年12月21日,首批新中国空军进驻安东基地,由秘密出动的苏联空军带领进行实战锻炼。

当时我空军各方面实力确实无法与美空军相比。我空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300架,而美军在朝鲜战场出动飞机1200余架,甚至最多时可达2400架。

我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68小时,而美飞行员多参加过二战,平均飞行时间已多达数千小时,其中不乏雷斯纳这般与德国、苏联等顶尖飞行员交过手的王牌,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虽然我空军实力不占优势,可我志愿军飞行员也多是抗战时期参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枪林弹雨中一路闯过来的,胆量绝非常人可比,遂面对自视甚高的美空军并无任何畏惧心理。

中美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对决,我军空四师飞行大队长李汉就创下了击落美军F-84战机一架,击伤两架的惊人纪录。我空军就是如此以战代练,逐渐淬炼出足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的实力。

1951年10月,焦景文所在空3师抽调50架米格-15战机赴安东,代替空四师执行作战任务,当时正逢美空军实施大规模“绞杀战”。

原来1951年7月,作战双方就开始停战谈判,可美军却在我志愿军背后“插了一刀”,派大批飞机全方位轰炸朝鲜北部交通枢纽,试图切断我志愿军物资补给运输线,以便胁迫中朝在停战谈判中做出妥协。

美军将如此大规模的空袭称为“绞杀战”。由此我军空3师一开战就面临艰巨阻击任务,于是他们根据敌我双方优缺点对比开创新战法,很快就有效打击了美空军的嚣张气焰。

尤其是在鸭绿江南岸平原地区形成一条令美空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而焦景文与雷斯纳的那场经典空战就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那天。

战争中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掩护长机。焦景文作为王海僚机,时刻以王海为主,不仅防御敌机右来右打、左来左打,甚至还要舍命挡住射向长机的炮火,尽职尽责履行着僚机的责任。

雷斯纳确实经验老道,那天一开战就已察觉焦景文的重要性,遂在其背后射出的第一炮就击飞了焦景文座舱盖,高空寒冷空气顿时扑向焦景文。

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高空遇到座舱盖破裂,会出现缺氧以及身体冻僵等不利状况,遂大概率会选择弃机跳伞求生。

可就在雷斯纳认为这次基本轻松稳杀时,焦景文也许为避免缺氧、挨冻,竟突然驾机直扑地面,然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英尺(不足2米)高度,又开始拉起改平擦地飞行。

雷斯纳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紧跟着直追下去,可已失去了攻击焦景文的机会。因为战斗机上的机枪有一个稍微向上的角度,无法朝距离地面只有2米的目标开火。

焦景文想把雷斯纳甩掉,雷斯纳则紧追不舍。两架飞机在树梢高度翻滚腾挪,都想找准攻击对方的角度,可都未能得逞,而雷斯纳的僚机已早早被甩在了后头。

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中,我志愿军老兵曾回忆美飞行员敢贴着树梢飞,技术娴熟过硬。可雷斯纳遇到焦景文真可谓棋逢对手,用其自己的话形容“已把最后一点点本事都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才勉强咬住焦景文。”

战斗高潮还在后面,也许焦景文为追求速度上的优势,突然飞出了那个竟雷斯纳惊呼的横滚倒擦山尖飞行的惊险动作。

雷斯纳穷追不舍,两架飞机机翼紧贴机翼沿地面并排而飞。因为焦景文的氧气面罩早已被吸走,所以雷斯纳能清晰看到焦景文的面孔。而焦景文却像单挑的斗士般向雷斯纳伸出了拳头。

焦景文终于飞抵我空军基地上空,我军密集的防空炮火随之掩护而来。焦景文误以为在炮火掩护下可以安全着陆了。可当焦景文刚欲降落时,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的雷斯纳,硬是从密集火力网中钻出,打落焦景文战机半个机翼。

而焦景文也真不含糊,居然凭借超人力量成功迫降。不过焦景文战机落地腾起的尘土,令雷斯纳的僚机飞行员误以为焦景文战机坠毁,兴奋高呼:“Woooh,你刚刚打掉了整个红色空军。”

只是雷斯纳等人兴奋过头了,其僚机返航时被我军地面炮火击中,飞行员跳伞身亡,雷斯纳侥幸得以逃脱。

战后几十年,雷斯纳对此次空战精彩细节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与中国空军有所接触后才知对手就是焦景文。

雷斯纳对精彩空战细节的描述轰动了美国空军,可他们却不晓得焦景文还不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最高水平。

而焦景文随后又在12月2日、3日爆发的中美300余架喷气式飞机大空战中,再度上演机中24弹座舱盖被打掉一半后,掩护长机成功返航的的生死一刻。

1952年12月3日中午,焦景文所在的空三师王海大队正准备吃午饭,却突然听到消息,美军72架战斗机、56架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飞临清川江上空。

王海率一大队12架战机随即升空迎战,经过激烈鏖战成功击落敌机5架。可就在我军12位勇士返航时,作为僚机的焦景文突然发现右上方出现8架美军战机,随后只剩4架了。焦景文明白消失的4架美军战机很有可能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这4架飞机就是美军惯用的“鱼饵战术”。简单说就是美军以单架飞机做诱饵,后面的机群埋伏伺机而动。

这还是王海大队头一次遇到美军的“鱼饵战术”,王海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遂命令12架战机保持编队互相掩护,而作为僚机的焦景文,为完成掩护长机的任务,也时刻警惕着身后的动静。

焦景文突然发现后上方有4架美军F-86战机扑来,可就在他向长机报告后想转身迎战时,占据高度优势的美机已先发制人向其开炮。

一阵急促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战机。“嘣”的一声,焦景文座舱盖又被打掉一半,一股强劲寒风钻进座舱,犹如钢针刺脸钻心般疼痛。

焦景文稳住心神一看,机翼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升降舵、操纵杆都不太听使唤了,很难保持双机作战了,可为了避免敌机集中火力攻击长机,毅然决定豁出去了。

后来焦景文曾回忆当时情形说:“我飞机也快没油了,我跳伞也回不去了,那就豁出去了,反正我回不去,也不能让敌人回去,我就朝敌机撞了过去。”

狭路相逢殊死搏击,也许美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对手,居然吓得扭头飞走了。焦景文驾使负伤29处的战机奇迹般的返回了基地,当其走下飞机时感觉都有些虚脱了。

焦景文作为僚机以能攻善守、绝不掉队著称,为长机筑起了坚固屏障。难怪长机王海慨叹如果没有焦景文,哪里还有王海。

可焦景文个人先后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1架的战绩,在志愿军空军中还不算显赫。这不仅是焦景文身为僚机的原因,更因王海大队飞行员个个都有英雄虎胆,皆有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的记录。

雷斯纳为焦景文匪夷所思的飞行技术叹服,却不知焦景文只是志愿军飞行员的一个缩影。

譬如长机王海击落4架、击伤5架美军战机,是响当当的九星飞行员,甚至还斩落了美空军51大队中队长加布里埃尔,也就是日后的美国空军参谋长。

还有素有“空军之王”美誉的赵宝桐,同样是击落7架击伤2架的九星英雄。

还有王海大队的孙生禄,居然敢在200米距离发炮,将美机打得凌空开花后,再直接钻到爆炸碎片中去,是名符其实的“空中狙击手”,也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的战绩,只可惜孙生禄在12月3日那场空战中牺牲了。

要知道志愿军飞行员们平均几十小时的飞行时间,对于美军王牌飞行员平均上千小时飞行时间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志愿军飞行员于1951年9月25日,首次参加双方200架次规模大空战时就丝毫未怂,其中李永泰在座舱盖被打碎情况下,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顽强返回基地。

志愿军飞行员们个个是空中英豪,他们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个人素质,更因其心中拥有保家卫国的强大心理支撑。

当时志愿军驾驶的米格战机,除了小部分是苏联免费捐赠,大部分都是半价购买的。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飞机。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给空军买飞机的热潮。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利用增产、捡废铁等方式,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甘肃玉门油田工人用8天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1架。

京剧大师梅兰芳个人直接捐献战机1架。豫剧大师常香玉变卖汽车、孩子的金银首饰,然后又在6省市巡演170余场,为志愿军买了一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机1架,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截止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可以说新中国第一代空军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牙缝中抠出来组建的,而新中国空军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难怪焦景文没有座舱盖也敢横滚倒贴山头飞;难怪李永泰拖着被打了56个弹洞的战机,毅然选择冒险着陆也不跳伞;难怪孙生禄敢冒险钻入爆炸碎片中也要将美机打开花。

这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们知道每架战机都是人民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宁肯个人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血性与勇猛精神?

志愿军飞行员们之所以能打破美空军神话,赢得对手尊重,凭借不仅仅是匪夷所思的技战术,更因其背后有强大的人民支撑。

2020年8月2日,九星米格的空战传奇王海老将军病逝。2021年8月 10日,名扬海外的焦景文老英雄病逝,享年95岁。

将军罢身追云去,碧天长流屠枭迹。空战英豪血洒长空,铭记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英雄。

皇后是朕抢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2.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他或许会像他精明强干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一样,成为一位有为的守成君主。

可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使年轻气盛的朱祁镇一战之后沦为囚徒。在“北狩”一年之后,明使杨善在并无景帝朱祁钰接回朱祁镇的旨意的情况下,竟奇迹般地将朱祁镇迎回明朝。

七年之后,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被软禁南宫的朱祁镇重新登上帝位。

从皇帝到囚徒,从囚徒到太上皇,再到皇帝,朱祁镇的身份在数年内几度轮换,起伏不断。

明宣德十年(1435年),年仅36岁的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时年9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

朱祁镇非常宠信太监王振。王振因为有点文化,所以还在宣宗朱瞻基时期,他就在太子朱祁镇身边,侍奉太子读书,因此朱祁镇对王振有着深厚的感情。

朱祁镇即位之时,由于年纪尚幼,朝政实际掌握在他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和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位大臣的手中。

太监王振虽然有着小皇帝的宠信,也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但精明的张太皇太后还是时不时地找王振的茬,借机警告王振,不要干预国事,否则要掉脑袋的。

但是,在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中的杨荣也先于张太皇太后两年病故;杨士奇则其因子杨稷骄纵不法,被王振抓住了把柄,一蹶不振,在1444年去世;而杨溥此时也是年老体弱,内阁成员马愉、曹鼐等人也是名望不高。因此,杨溥独木难支,对王振的日益嚣张也是无能为力。王振开始对朝政专权用事。

从朱祁镇的祖父仁宗朱高炽时期起,明朝一改前朝对蒙古以攻为主的策略,改之以与蒙古互市往来。蒙古也常派使团朝贡明朝,以获取赏赐。

英宗时期,蒙古瓦剌部的实权掌握在太师也先手中。

因为明朝对朝贡的赏赐是按使团的人数确定的,也先因此经常派出庞大的使团,以获取丰厚的赏赐。

不仅如此,也先还经常谎报使团的人数,骗取明朝的赏赐。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派使团朝贡明朝。使团的人数只有2000人,也先却谎报3000人。

王振按实有人数对使团进行了赏赐,却被也先认为是明廷刁难其贡使。也先以此为借口,在同年的七月兵分四路攻向明朝。其中一路由也先亲自率领,向大同进军。

年轻气盛的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决定率军亲征大同,以建立功名。因为当时朝廷的军队大多在外作战,在京兵力不多,考虑到皇帝的安危,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都极力劝阻朱祁镇亲征。

可朱祁镇急于建功立业,想效仿曾祖父朱棣亲征漠北,对大臣们的劝谏置若罔闻。

朱祁镇在安排好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留守监国后,于七月十七日率领20万大军向大同进发。

明军行至大同后,王振见到了在阳和口之战中战败逃生的太监郭敬。

郭敬诉说的一切,给想青史留名的王振泼了一盆冷水:

七月十一日,也先率部攻击猫儿庄,明守军战败,大同参将吴浩战死;

在接下来的阳和口之战中,明军全军覆没,大同总督军务宋瑛、总兵朱冕战死,左参将石亨败逃,而随军太监郭敬藏在草丛中装死,才捡回一条命,逃到大同,见到了王振。

郭敬的这次死里逃生,听得王振心惊肉跳,吓得王振赶紧下令明军班师回朝。

王振的家乡是大同府蔚县,王振为了在乡亲们面前显摆,令明军撤退时绕道蔚县。

但在明军行军五十里后,王振又怕队伍踩坏了蔚县的庄稼,于是又突然决定队伍折回大同,按来时的路线撤退。

正是王振这出尔反尔的决定,耽误了宝贵的撤退时间,使本可以安全撤退的明军被尾随的也先追击。

当明军行至土木堡时,又是王振拖延行军,命队伍原地等待辎重军车,营宿土木堡。

而怀来城距土木堡只有20里,当时兵部尚书邝埜等人一再要求朱祁镇先行入城,以保安全。但王振置之不理。

八月十四日夜,明军就被尾随而来的也先的队伍包围。

也先以和谈迷惑明军,在明军放松警惕时,趁机击溃了明军。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死伤过半,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五十余位朝廷栋梁战死沙场,明廷的损失不可估量。

造成这一切的祸首王振在乱军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捶烂了脑袋。英宗朱祁镇被也先俘虏。

也先俘虏朱祁镇后,认为朱祁镇是一张很有价值的肉票,挟带着朱祁镇骗点明朝赎金什么的。

可是在正统十四年九月六日,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皇帝位,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

这下也先的这张肉票不好使了,贬值了。

在北京保卫战之后,败退到关外的也先日子也不好过。

瓦剌内部开始出现矛盾。可汗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都对掌握实权的太师也先都表示不满。

在也先被明军打败后,他们立即派出使者向明廷示好。这就使也先陷于孤立的境地。

同时,也先通过与明廷的几番作战,清醒地认识到瓦剌的实力还是无法与明朝抗衡的。

于是,也先也决定与明朝重修旧好,送回英宗朱祁镇。

景泰元年五月,瓦剌派使出使明朝,请求议和罢兵,并奉还上皇朱祁镇。但朱祁钰唯恐自己的皇位不保,无意迎回朱祁镇,称这是狡诈的也先的诡计。也先这次送回朱祁镇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后,吏部尚书王直上书朱祁钰称迎回英宗,更能彰显景帝朱祁钰“天眷益隆”。但朱祁钰又借口若派使出使瓦剌,又恐使节被扣,招惹战乱。总之,景帝就是不想迎回英宗。

同年秋天,也先再次派使请求议和,礼部尚书胡濙再次提出迎回英宗,又遭到景帝拒绝。

景帝并且生气地质问群臣为何老是提这件事呢!

直到于谦在保证“天位已定,宁复有它”时,景帝这才放心,派使出使瓦剌。

景帝派出的使节为礼部侍郎李实,但景帝交给李实的国书却没有迎回英宗的内容。

英宗朱祁镇在见到李实后表示:只要能回到明朝,做个平头百姓也行!给祖宗守陵也行!

但朱祁镇这次的回家心愿又一次泡汤。

此后,也先又遣使臣皮勒马尼哈马赴明请和。

在朝臣们的压力下,景帝朱祁钰只得找了个官员出使瓦剌。同样,这次交给使者的国书只谈议和,仍然只字未提迎回英宗一事。并且这次景帝做得更出格,连出使的基本经费朝廷都不拨付,完全没有拿这次出使当回事。

这次出使瓦剌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善。可是,就是这个杨善,景帝的本意是让他到瓦剌应付地走一趟,他却出人意料地迎回了英宗。

杨善这个人学历并不高,只是个秀才。不过杨善的情商非常高,很会来事,他在靖难之役时投奔了朱棣,凭着自己的圆滑,慢慢做到了右寺丞。仁宗朱瞻基时期,杨善已官至正四品的鸿胪寺卿。英宗朱祁镇即位后,杨善升任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从一个小秀才,历经几朝的升迁,到一个正三品的高官,杨善在官场上应该是有几把刷子的。

在土木堡之变中,六十多岁的杨善也随军出征。五十多位朝廷重臣身死土木堡,可杨善却奇迹般地死里逃生。

朱祁钰被拥立为景帝后,杨善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杨善被任命为出使瓦剌的使节后,由于景帝朱祁钰连必要的经费都没有拨付,杨善只好典卖了家产,向宦官借贷了一些钱财,自掏腰包购置了一些绮绣制品,作为给也先的礼物。

杨善一行抵达瓦剌后,杨善雄辩的口才,终于使英宗朱祁镇顺利踏上归途。

当瓦剌人问杨善为何明军在土木堡一败涂地时,杨善机警又不失面地回复道:“那是因为我们主力部队南征了。”接着杨善又吹嘘了一阵明军的火枪和毒弩的威力,说得瓦剌人面面相觑。

也先问杨善为何国书上没有写明迎回太上皇呢?

杨善灵机一动说:“这还不是为了成全太师的美名吗?国书上如果写明了,那么您好像是奉命行事才送回太上皇的。”

杨善的一席话,也先听着怎么这么顺耳呢!

但瓦剌部的平章昂克又问杨善,来赎人怎么不带钱呢?

杨善早已准备,乘机又给也先戴高帽,说太师不收钱财,而送回太上皇,不正说明太师仁义不贪财。这样太师必会青史留名。

也先被杨善吹捧得已找不到北,再说也先这时扣留英宗也没有什么价值。于是,杨善一顿嘴皮子,就把英宗带回了京城。

哥哥朱祁镇回来了,弟弟朱祁钰可不怎么欢迎。兄弟俩见面后,假惺惺地相拥而泣。随后,朱祁镇就被弟弟朱祁钰软禁在南宫。

杨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迎回了英宗,按理说是立了大功。但是朱祁钰可不愿他哥回来啊!但是又不能不给杨善封赏。

于是,朱祁钰就把杨善小升了一下,由都察院右都御史升为左都御史,搞得杨善心里还老大不高兴。

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朱祁钰废掉了朱祁镇的儿子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在次年,朱见济就病死了。这时群臣要复立朱见深为太子。

朱祁钰自然不想再立朱见深,但自己又没有儿子。这样就搞得自己心烦意乱,身体也每况愈下。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重。大臣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乘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朱祁镇复位。

当时,迎接英宗朱祁镇回京的杨善也参与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成功后,英宗朱祁镇论功行赏,石亨等人都被晋官加爵,杨善也被进位为柱国、兴济伯,执掌左军都督府,兼礼部尚书,并且还被赐予免死券。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善得势后,权势煊赫,他的儿子、侄子、养子等不可一世。

杨善的骄纵也引来了石亨等人的妒忌,石亨经常在英宗面前中伤杨善。后来,英宗也逐渐地冷落了杨善。

1458年,杨善去世,英宗追赠其为兴济侯,谥“忠敏”。

杨善为人圆滑,左右逢源,无论三杨当政时期还是在王振专权时期,都很得势。他虽然极富辩才,但为人也很阴险。他在为鸿胪寺序班时,因事获罪,当时庶吉士章朴也获罪入狱。两人在闲谈中,章朴聊及家中藏有方孝孺文集。杨善马上把此事告密,致使章朴被杀,杨善却官复原职。

而英宗复辟后,于谦、王文被冤杀,杨善在这件事情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杨善从投奔朱棣时开始发迹,历仁宗、宣宗,从三杨至王振,一帆风顺。景帝病重时,杨善又依附石亨、曹吉祥参与夺门之变,成为英宗复辟的功臣。

总之,杨善此人非常善于审时度势,总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3. 为什么南京太常寺志都记载朱标与秦王晋王是李淑妃生的?

考古研究已经确认,朱标不可能是李淑妃的儿子,《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不可信。

《南京太常寺志》,作者是汪宗元。此人是南京太常寺卿,主管祭祀,看起来,他关于南京太常寺的记载,是一手史料,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在书里,透漏了一个重要信息:

朱元璋的孝陵里,摆放在朱元璋、马皇后神位左一位的,是李淑妃,她是朱元璋头3个儿子,太子朱标、秦王、晋王的生母。右一位是碽妃,是朱棣的生母。

这本书的影响很大,被明末清初的很多笔记和史书引用,如《三垣笔记》、《广阳杂记》、《国史考异》等。

还有人亲自去孝陵考察过,发现神位的摆放,的确和书里说的一样。

然而,《南京太常寺志》,真的这么可信么?

如今,《南京太常寺志》早已失传,我们看不到书里的具体内容,只能在其他书里看到被零星引用的话语,不知道这本书里具体说了什么,自然也就没法判断书的可信度了。

就算神位摆放顺序是真的,关于各皇子生母的言论,也无从保证真实性。

并且,考古研究已经找到证据,证明李淑妃不可能是朱标的生母,《南京太常寺志》的说法,是错误的。

李淑妃的生父,李杰,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但是他的墓已经被找到了,并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墓里的墓志铭,明确记载着:

公讳杰,字茂实,世居寿州霍邱县之寿安乡。丙申之岁,渡江来属,上悦,使隶大将军麾下……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二十日立。

也就是说,他生于1331年,在1356年投奔朱元璋。

而朱标,是1355年出生的。

那时候的李杰,只有24岁,还没投奔朱元璋。他哪来的可以怀孕生子的女儿,而且女儿还嫁给了他还没有投奔的朱元璋?

我们再来看看,李淑妃的册封时间。

《明太祖实录》里明确记载,李杰的女儿,是在1383年十月初二被封为淑妃的,原因是,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需要有人管理后宫,于是在功臣家里精心选出了李淑妃。

也就是说,李淑妃直到马皇后去世之后才进宫。那时候别说朱标,就连哥三里年级最小的晋王,都有儿子了。她怎么可能是这3个皇子的生母呢?

《明太祖实录》:丙寅,册广武卫指挥佥事李杰女为淑妃……朕自后崩之后,欲得贤淑之女助朕奉祀宗庙。乃卜诸功臣之家,惟尔李氏最贞。

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两方面证明,朱标、秦王、晋王都不是李淑妃的儿子,《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是错误的。

这本书说朱棣是碽妃的儿子,自然也不可信了。

那么,马皇后到底有没有亲子呢?

关于马皇后亲子的说法,实在太多了。正史上说,朱元璋的前5个儿子,都是马皇后生的。其他史料,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人说,马皇后一个儿子都没有。

结合各类史料,以及史学家们的分析,基本上有以下4种说法:

1、朱元璋的前5个儿子,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都是马皇后生的,这也是正史的记载;2、太子是马皇后生的,其余4人都不是;3、太子、秦王、晋王是马皇后生的,燕王、周王不是;4、马皇后没有儿子。

哪种说法的可信度更高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一、太子朱标

很多人觉得,朱标不是马皇后的儿子,是因为史书上的一个细节记载。

无论是在明太祖实录,还是在明史里,都提到关于马皇后的一个细节:朱元璋攻克太平之后,马皇后率领将帅的亲属度过长江。

也都提到,朱标于1355年10月出生在太平一个叫陈迪的人家里。

而其他的史料上有提到,由于长江封锁,朱元璋部下的亲属,直到1356年2月,才全部转移到太平。

这么一来,可以推测出,朱标在太平出生的时候,马皇后,并不在太平。进而可以推测,朱标不是马皇后生的。

可是,细读史料就发现,在朱元璋攻克太平之后,元军再次封锁长江之前,有长达5个月的时间,长江并没有封锁,马皇后有时间、有机会渡过长江,在太平生下朱标。

而史书上记载的马皇后率领将士亲属渡过长江,有可能是马皇后在长江再次封锁之前,率领部分人渡江,也有可能是长江彻底解除封锁之后,马皇后又回去把剩下的人接了回来。

这并不能证明,马皇后不能在太平生下朱标。

《明太祖实录》阿鲁灰、蛮子海牙等见野先兵败,不敢复进攻,率其兵还驻峪溪口。

而朱标的身世,在明朝的官方文件里,从来不是一个谜团。多方面的直接或间接证据,都可以说明,朱标就是马皇后的儿子。

其一,朱元璋在诏书上,明确说明朱标是嫡长子

朱标的皇太子册文第一句,就明确说明,朱标是嫡长子:

《明太祖实录》: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2年之后,把朱标的弟弟们封为藩王,再一次强调了朱标的嫡长子地位:

《明太祖实录》: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

朱标去世之后,大臣请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理由也是朱标这一脉是嫡系:

《明史》: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朱允炆的皇太孙册文,又强调了朱允炆是嫡孙。如果朱标不是嫡子,那朱允炆怎么可能是嫡孙呢?

《明太祖钦录》:嫡孙允炆以九月十三日册为皇太孙,嗣奉上下神祇以安黎庶。告尔臣民想宜知悉。”

这些文件,都充分说明,朱标的嫡长子地位,无可争议。

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朱标自然是马皇后的亲子。

其二,如果朱标不是马皇后之子,不会这么早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刚刚成为吴王,就迫不及待地把朱标立为世子。那时候的马皇后,刚刚生下第一个女儿。

朱元璋一登基,又立刻把朱标立为皇太子。也就是在这两年,马皇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朱元璋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里,明确说明,立储要立嫡,还说,如果实在没有嫡子,正妻要到50岁,确定没有生育能力了,才能立庶子。

马皇后远远不到50岁,又刚生下2个女儿,证明有生育能力。如果朱标不是嫡子,朱元璋不会这么打自己的脸,急着立太子。否则,马皇后生下嫡子,该怎么办呢?

而且,在马皇后还在生孩子的时候,就把庶子立为继承人,朱元璋会这么对待自己的患难之妻么?

只有朱标是马皇后的儿子,这一切才合乎情理。

《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其三,如果朱标不是马皇后之子,没有底气拒绝为庶母服丧

朱元璋宠爱的孙贵妃去世了,朱元璋非常伤心,又因为孙贵妃没有儿子,所以,朱元璋命令朱标在内的皇子都为她服丧。

朱标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诸侯的儿子都不为庶母服丧,何况他是皇帝的嫡长子?

把朱元璋气得不轻。

如果朱标不是马皇后的儿子,他的底气,也不会这么足,搬出礼法来压朱元璋。

《明史》:然则诸侯之子不为庶母服,而况于天子之嗣乎?

因此,从各方面的证据都可以看出,朱标于情于理,都是马皇后的亲子。

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

秦王和晋王的问题,比较简单。他们的史料相对较少,争议的中心,也都不在他们身上,而是在朱标和朱棣,尤其是朱棣身上。

现在形成的共识基本是,他们要么都是马皇后生的,要么都不是马皇后生的。

我认为,他们都是马皇后亲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来,朱元璋的儿子里,头5个儿子的待遇,明显强于其他儿子,无论是封号、封地,还是肩上的职责,都不轻。这大约是因为,他们都是马皇后的儿子。二来,朱棣曾经说过,晋王的儿子朱济熺,是马皇后的长孙。

就算朱棣为了自己的身世,更改史料,也不会改到细枝末节的地方。

所以,秦王和晋王,大概率都是马皇后的儿子。

《明太宗实录》:尔为皇考妣长孙,钟爱尤笃。

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这两个人,尤其是朱棣的身世问题,就相对比较复杂了。

朱棣曾经改过史料,还留下了更改的痕迹。在解缙写的第一版《玉牒》里,为了讨好朱棣,写太子、秦王、晋王都是庶出,唯有朱棣和周王,是马皇后的嫡子。

然而,这回实在是太离谱了。要知道,朱棣只比朱标小5岁,朱元璋立太子的时候,朱标13岁,朱棣8岁,如果朱标是庶子,而朱棣是嫡子,朱元璋根本没有理由选择朱标。

后来,朱棣也觉得,这么写实在太过分了,一点说服力都没有,所以,又让解缙改成了他们5人都是马皇后的嫡子。

这就不禁让人怀疑,朱棣登基的时候,太子、秦王、晋王都去世了,朱棣打败了朱允炆继位,如果他是嫡子,名正言顺,为什么还要编造自己的3个哥哥不是嫡子呢?

难道,朱棣不是嫡子,所以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必须贬低3个哥哥?

众说纷纭的史料

关于朱棣的身世,说法实在太多了。

《明史》和《明实录》都说,他是马皇后的嫡子。《南京太常寺志》说,他的生母是碽妃。《蒙古源流》说,他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当年朱元璋攻克大都把元顺帝怀孕的妃子抢走,生下了朱棣。

关于《南京太常寺志》,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本书的原文已经失传了,里面关于太子、秦王、晋王生母的记载,也被考古和其他史料推翻。

那么,里面关于朱棣生母的记载,也不见得可信了。

而《蒙古源流》的说法,是孤证,而且时间也对不上。朱元璋攻克大都的时候,朱棣已经8岁了,就算朱元璋真抢过元顺帝怀孕的妃子,生下的孩子也不可能是朱棣。

朝鲜使臣的说法

此外,还有一本《奉使录》,透露出了朱棣身世的破绽。

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去北平拜见燕王朱棣,朱棣却因为当天是先太后的忌日,没有见他。

那一天的日期,被权近记录下来了:七月十五。

马皇后的忌日,是八月初十。

那么,这里的“先太后”,指的自然不可能是马皇后,而只能是朱棣的生母。

这说明,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

《奉使录》:到燕台驿,进见燕府。先诣典仪所。所官入启,以是日先太后忌日,不受礼。命奉嗣叶鸿伴接到馆。七月十五日也。

然而, 我认为,这个证据也不充分。

因为,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朱棣在这个时候祭拜去世的母亲,很正常。

而朝鲜使者搞不明白这么多弯弯绕绕,误以为这是朱棣母亲的忌日,所以祭拜,也很正常。

这并不能说明,朱棣的生母,不是马皇后。

周王生母的旁证

《明史》的黄子澄传里,黄子澄提到周王的时候说,这是燕王的同母弟弟。

朱棣就算改史,也很难改到这么偏门的地方上来。

解缙写《玉牒》,说太子、秦王、晋王都不是马皇后的儿子,而燕王和周王是嫡子,也可以佐证,朱棣和周王是同母的兄弟。

否则,解缙抬高朱棣一个人就够了,没必要把周王也掺和进去。

那么,只要周王是马皇后的儿子,朱棣自然也是了。

我们先来看看周王最初的封号:吴王。

这是朱元璋当皇帝之前的封号,在明朝,实在是太特殊了,不会给一个普通的皇子。

后来,朱元璋考虑到,杭州是赋税重地,不适合封给藩王,才把吴王改为周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封号,寓意着周天子。

周王的封地,也是特殊的。

准确来说,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的封地,是朱元璋儿子们的封地里,最特殊的4个:

秦王的封地是西安,秦汉故都。晋王的封地是太原,唐朝的龙兴之地。朱棣的封地是北平,元朝故都。周王的封地是开封,北宋故都。

周王的王府,直接在宋金皇宫的基础上改建,奢华无比。

周王到底何德何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答:既无的,也无能,一个平平无奇的皇子。

去封地之前,马皇后还在忧虑,他远离父母,会闯祸。

他也果然闯祸了,违反藩王不能没有允许就离开封地的规定,私自跑回了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气得朱元璋要把他赶去凤阳。

结果朱元璋还是舍不得,没过多久就改了命令,让他乖乖待在南京。

《明史》:十四年就籓开封,即宋故宫地为府。二十二年,橚弃其国来凤阳。帝怒,将徙之云南,寻止,使居京师

这么一个怎么看都不起眼的皇子,为什么受宠至此?

我想,只能是因为,明实录和明史的记载是正确的,周王是马皇后最小的儿子,是嫡幼子,所以格外受溺爱。

周王是嫡子,那他的同母哥哥朱棣,自然也是嫡子。

写在最后

在明史和明实录里,马皇后生了5个儿子和2个女儿: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明成祖朱棣,周王朱橚,宁国公主,安庆公主。

然而,由于朱棣改过史料,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我们难以判断,在我们看到的,关于马皇后之子的记载里,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被朱棣更改过的。

更难以判断,朱棣到底有没有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谎称是马皇后之子,而实际上,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通过本文的推断过程,我认为,这5个皇子,大概率都是马皇后的儿子。

但是,最可靠的结论,还是得等待考古研究。

你觉得呢?

4. 是都要当场摘冠除去首饰扒去行头吗?

皇后,母仪天下,在名义上与皇帝平等的存在,是后宫之主。

当然,不管皇后的地位有多么的尊贵,依然在皇帝的管辖之下,要服从皇帝的命令。

因此,在历朝历代废皇后虽然不是多么常见,但是也不是不允许的。

皇后被册封的时候会有什么“宝贝”?

皇后地位尊贵,册立一个皇后需要经过很多的程序,最重要的是皇帝要下诏书,昭告天下,让天下的臣民都要知道国家有了一位皇后。

不仅如此,册封皇后的诏书,也就是圣旨,当然是要留给皇后,并且还要赐给皇后事先准备好的匹配皇后身份的“凤袍”“凤冠”之类的东西。

尽管不能与“龙袍”相比,但是这些东西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普通的命妇、百姓“逾制”,是要被定罪的甚至杀头的。

最重要的是皇帝有专门的玉玺,皇后也有自己的皇后玉玺,也就是皇后之宝,是皇后身份地位的象征。

如果皇后被废,这些“宝贝”会被收回吗?

皇后被废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肯定就是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其他的种种理由不过是皇帝想要换皇后所找的借口。

皇后被废以后,或者是降低级别,或者直接剥夺一切封号,甚至不能离开皇宫,相当一部分直接被打入冷宫,或者在皇宫里面青灯古佛带发修行。总之下场极为凄惨。

而象征皇后身份地位的“宝贝”,像皇后之宝、册封皇后的诏书、皇后专用的“凤袍”“凤冠”,都是要收回的,再也没有资格持有这些东西。

废黜皇后时会不会当场扒去这些行头呢?

当然不会,废黜皇后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需要经过满朝文武的同意,或者说只是名义上征求文武大臣的同意,但是必须有这样的一个程序。

而皇后肯定在事先就已经知道自己将要被废黜的消息,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所以皇后会将自己需要上交的“宝贝”都拿出来准备好,不需要在宣读圣旨时专门现场“扒行头”,给太监、宫女侮辱的机会。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5. 皇后为什么没立自己儿子当皇帝?

嘉庆帝一共有过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喜塔腊氏,也就是道光帝的生母,不过她在嘉庆二年就去世了;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是钮钴禄氏,生下两个儿子,即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这两个孩子也都是嫡子。

嘉庆帝去世的时候,钮钴禄氏还活着,为何她的儿子没有继承皇位,而是势单力薄的道光帝继位呢?

要弄明白这件事,还得从嘉庆帝成为皇储的时候开始说起。

嘉庆帝名叫颙琰,他其实不是乾隆帝的嫡子,因为他的母亲魏佳氏不过是个皇贵妃,而且是个汉人女子。

但是,乾隆帝的嫡子都死光了,因此他不得不从矮子里挑将军,将喜爱的妃子魏佳氏的儿子颙琰秘立为皇储,时间是在乾隆三十八年。

颙琰被立为皇储这件事,当时除了乾隆帝本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但他对颙琰的偏爱,却是不争的事实。

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为颙琰挑选了一位嫡福晋,也就是喜塔腊氏,他为二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彰显着一位老父亲对作为继承人的儿子的关爱。

颙琰娶妻之后,乾隆帝就开始盼着抱孙子了,实际上他那时候已经有很多孙子了,甚至连曾孙都有了,但他最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喜塔腊氏能够诞下男婴,从而看到自己的第三代继承人。

不过,乾隆帝这一等就是八年,一直到乾隆四十七年的时候,喜塔腊氏这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

旻宁虽然不是乾隆帝的长孙,却是颙琰的嫡长子,这对乾隆帝来说,意义大不一样,因为乾隆帝是个十分重视嫡庶之分的人,虽然他不是嫡子出身,立的皇储颙琰也不是嫡子,但他希望颙琰可以将嫡子立为继承人。

因此,旻宁出生之后,乾隆帝对他展示出极大的关爱,并暗中将其作为第三代继承人培养。

其实,乾隆帝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受到祖父康熙帝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康熙帝晚年爆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为了避免朝堂纷争,他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都没有明着确立皇储,但实际上他已经将乾隆帝的父亲雍正帝当做继承人了。

康熙六十年,康熙帝将年仅十岁的乾隆帝接到宫中亲自抚养,这其实是在暗示雍正帝,雍正帝就是皇位继承人,再加上康熙帝十分喜欢乾隆帝,反而稳固了雍正帝的地位,也促使康熙帝决定将乾隆帝当做第三代继承人培养。

果不其然,雍正帝继位之后,受到康熙帝的影响,第一时间将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帝因此成为清朝第一位被秘立为皇储之人。

而乾隆帝在秘立颙琰为皇储之后,对旻宁也格外关照,他这就是在效仿康熙帝的做法,他觉得能在有生之年将第二代和第三代继承人都定下来,这样自己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说几件事,来看看乾隆帝是如何关照旻宁的。

第一件事,乾隆五十六年的时候,乾隆帝效仿康熙帝的做法,带着儿孙们到木兰围场狩猎,当时旻宁不过九岁,射杀了一只鹿,乾隆帝非常高兴,便当着众人的面,赏赐给他黄马褂和花翎。

乾隆五十六年八月,高宗行围威逊格尔,上引弓获鹿,高宗大喜,赐黄马褂、花翎。

这跟当初康熙帝带着乾隆帝去木兰围场狩猎,并当众赏赐乾隆帝的场景,是何其相似啊!

乾隆帝也是在学习康熙帝的做法,用这种方式暗示所有人,旻宁就是他看好的第三代继承人。

实际上,那时候很多人已经猜到颙琰就是乾隆帝秘立的皇储了,因此他这么做,主要还是做给颙琰看的。

第二件事,乾隆帝退位之后,颙琰升级为嘉庆帝,但他并不掌握实权,乾隆帝作为帝国的实际掌控者,依然操控着一切。

嘉庆元年,乾隆帝就迫不及待地给自己最喜欢的孙子旻宁挑选嫡福晋了,这一年旻宁不过十四岁。

最终,乾隆帝看上了钮钴禄家族的一位女子,她是康熙帝第二任皇后的侄孙女,家族中多人为皇帝的妃子或者王爷的福晋,在朝为官者也有很多人,出身十分显赫。

乾隆帝为旻宁和钮钴禄氏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并允许二人继续住在宫中,这就等同于储君的待遇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在嘉庆二年的时候,喜塔腊氏去世了,这对旻宁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在乾隆帝和嘉庆帝的保护下,他还是被立为皇储。

所谓子以母贵,喜塔腊氏作为嘉庆帝的结发妻子及皇后,如果她还在的话,那旻宁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但她去世之后,旻宁就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了,万一嘉庆帝再册封其他人当皇后,生下其他嫡子的话,旻宁还能顺利成为皇储吗?

这是乾隆帝当时思考的问题,作为应对之策,他决定亲自给嘉庆帝挑选一位皇后,最终他看上了嘉庆帝的贵妃钮钴禄氏。

钮钴禄贵妃作为钮钴禄家族的成员,很早就入宫成为乾隆帝最喜爱的十公主的侍读,乾隆五十七年成为时为嘉亲王的嘉庆帝的侧福晋,乾隆六十年生嘉庆帝第三子绵恺(嘉庆帝长子很早就去世了,道光帝其实是皇次子)。

别以为乾隆帝是喜欢钮钴禄贵妃,才决定扶持她的,其实他暗藏自己的小心思。

首先,钮钴禄贵妃作为嘉庆帝妃子之中,活着的且拥有皇子的唯一一个后妃,且出身相对高贵,是成为皇后的最合适的人选,乾隆帝选她不会招致非议;

其次,钮钴禄氏一向都是个聪明人,识大体知进退,也知道乾隆帝心中所想,乾隆帝让她成为皇后,正是看中她她这一点,知道她肯定会顺着自己的意思的。

最后,乾隆帝决定推动嘉庆帝立储,从而确保旻宁可以成为皇储。

于是,在嘉庆二年五月的时候,乾隆帝下旨册封钮钴禄贵妃为皇贵妃,等到二十七个月的服丧期过了之后,再册封为皇后。

嘉庆四年,乾隆帝下旨册封钮钴禄皇贵妃为皇后,搬到景仁宫居住,这样一来她生的儿子绵恺也就成为嫡子了。

不过,在此之前嘉庆帝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秘立旻宁为皇储,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这么做是受到乾隆帝影响的,或者说是乾隆帝直接要求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秘立皇储在前,册立皇后在后,看似没什么必然联系,其实大有讲究。

事实上,乾隆帝和嘉庆帝这么做的真实意图是,在钮钴禄氏成为皇后之前,也就是绵恺成为嫡子之前,就将旻宁立为皇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当然了,这件事也只有嘉庆帝和乾隆帝知道,别人都不知道,刚刚成为嫡子的绵恺当然也不知道了。

再说绵恺,他虽然为自己成为嫡子而感到很高兴,但他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他是不可能成为皇储的。

虽说从大清朝建国以来,就没怎么走嫡长子继承制的路线,但这不代表清朝不愿意这么做,而是因为没有嫡子,或者意外频发,才导致一直由庶子继承皇位的。

但是,在有嫡长子的情况下,皇帝还是更看重嫡子的,尤其是嫡长子,这是由满人长期受汉人文化影响所导致的。

尤其是乾隆帝,他对嫡长子继承制就十分着迷,比如当年他将九岁的嫡长子永琏立为皇储,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同样作为嫡子,旻宁却是嫡长子,且是嘉庆帝发妻所生的正嫡,不是绵恺可以相比的,尽管绵恺的母亲贵为皇后,但他的地位还是比不上旻宁。

再一个就是,无论是钮钴禄皇后也好,还是绵恺也罢,他们都知道乾隆帝对旻宁的态度,也知道母子二人之所以能显贵,是乾隆帝在背后推波助澜,他们应该感恩才对,如果敢路露出任何对皇位的觊觎之心,那乾隆帝可不会干。

对于这件事,钮钴禄皇后倒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旻宁是未来的大清皇帝,所以在喜塔腊氏去世之后,就对旻宁格外关照,视如已出,并教导儿子绵恺要尊敬大哥旻宁,凡事要听旻宁的话。

由于钮钴禄皇后表现非常好,不但乾隆帝和嘉庆帝感到满意,旻宁也感到十分满意,这也是他后来对钮钴禄皇后十分孝顺的主要原因所在。

钮钴禄氏很识时务地不让绵恺跟旻宁争夺皇位,这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哪怕是在乾隆帝去世之后,她也坚持这一原则。

嘉庆四年七月,乾隆帝去世,按道理来说,旻宁的最大支持者没有了,作为现任皇后儿子的绵恺应该有机会竞争皇储之位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

前文提到过,嘉庆帝将旻宁秘立为皇储,尽管众人都不知道谁才是皇储,但直到写着皇储名字的诏书,就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种公开立储,却不公开皇储名字的做法,其实是在告诉皇子们,不必要再争了,皇储人选已经确定了,争也没有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官员们参与夺嫡之争,从而引发朝堂动荡。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猜,谁才是皇储呢?当时嘉庆帝就两个儿子,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皇储人选肯定是旻宁,不会是绵恺。

所以,从嘉庆帝秘立皇储那一刻起,所有人就都知道旻宁就是皇储了,在这种情况下,绵恺也就失去资格了,哪怕是乾隆帝去世了,这件事也不会改变。

更为致命的是,当时绵恺的年纪太小了,只有五岁多一点,但旻宁已经十七岁了,绵恺一点优势都没有。

有人说,乾隆帝喜欢旻宁,那嘉庆帝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嘉庆帝也很喜欢旻宁,因为旻宁这个人有个品质,那就是很孝顺,嘉庆帝在册封他为亲王的时候,曾夸赞他忠孝兼备。

也就是说,虽然嘉庆帝在很多方面不赞同乾隆帝的做法,但在对待旻宁的态度这件事上,两人是难得的一致。

当然了,即便旻宁被立为皇储,如果出现什么重大变故,立储诏书也是可以修改的,那绵恺的机会就来了。

这里所说的重大变故,就是旻宁去世或者有谋逆之举,但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旻宁身体健康,为人很稳重,做事也很谨慎,没有给别人半点钻空子的机会。

在长达二十一年时间里,旻宁都稳坐皇储之位,他其实知道自己早就被立为皇储了,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走胤礽的老路。

当然了,钮钴禄皇后如果真想让儿子继承皇位,还是有一招可以使用,那就是在嘉庆帝去世的时候,将传位诏书给修改了,但这个漏洞也被堵上了。

一般来是,传位诏书平时藏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到皇帝去世了,才会取出来公布,这么做好处很多,但也有一个坏处,如果有人在皇帝去世后修改诏书,该怎么办呢?

这一点,嘉庆帝也意识到了,尽管他对钮钴禄皇后的人品没有怀疑,但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他也必须留一手。

具体说来,为了确保传位诏书顺利公布,嘉庆帝又准备了一份一模一样的诏书,藏在身边的一个金盒子当中。

也就是说,传位诏书是一式两份的,一份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到嘉庆帝去世后再公布;一份藏在嘉庆帝身边,临终的时候交给大臣们,这样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果不其然,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去世之后,钮钴禄皇后及大臣们分别打开两份传位诏书,对比之后发生是一样的,嘉庆帝在诏书中立旻宁为帝,也就是道光帝。

在看完诏书之后,钮钴禄皇后下旨,让旻宁入宫继位,主持大局,但这件事却让人们产生了很大的疑问,都觉得钮钴禄皇后既然可以下旨让旻宁入宫继位,岂不是也可以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嘉庆十年生皇四子绵忻)入宫继位呢?

如果真的能这么做,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其实根本无法钻空子,钮钴禄皇后除了按照传位诏书办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并且,如果钮钴禄皇后利用职权让儿子继位,那她算是谋朝篡位了,罪过可就大了去了。

只能说,钮钴禄皇后做了最正确的选择,也为自己及儿子带来了福祉。

道光帝继位之后,感念钮钴禄皇后的养育之恩,以及大公无私的品德,便封其为皇太后,并且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形同亲母子,一时传位美谈。

对于钮钴禄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道光帝也予以厚待,都封为亲王并予以重用,母子三人能有这样的待遇,完全是因为当初钮钴禄皇后审时度势,不与道光帝争夺皇位。

据记载,道光帝对钮钴禄皇后十分孝顺,每日必去请安,有时候遇到棘手的军国大事,也会去请教她的意见。

比如说,有一次洋人侵占了清朝的国土,道光帝打算妥协,但钮钴禄皇后却严厉指责他说,“祖宗创业,尺土一民皆艰难缔造,何今轻弃之耶?”

这话吓得道光帝不轻,连忙跪在地上请罪,过了好久钮钴禄皇后才叫他起来,可见钮钴禄氏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并且她还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从某些方面来说,钮钴禄皇后坚持的正确价值观,对道光帝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要不然道光时期的丧权辱国条约,可能会更多。

道光十八年的时候,钮钴禄皇后当时都已经去世了,能够为她尽孝道的人,也只有道光帝了,而道光帝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她生病了,道光帝侍奉在侧;她不开心了,道光帝则给她讲外面的故事逗她笑。

由于道光帝足够孝顺,钮钴禄皇后的心情很好,生活也很富足,她因此活了很久,一直到道光二十九年的时候才去世,死时七十四岁高龄。

总的来说,由于乾隆帝和嘉庆帝早就将道光帝立为继承人了,因此钮钴禄皇后的儿子根本就没有机会,不过她到是个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不但不为儿子争夺皇位,还很拥护道光帝,因此得了个很好的结局。

6. 朕的女人叫什么?

1、皇后叫“本宫”。

2、“本宫”是古时候一宫之主的自称。

3、“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 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

哀家一词为今人杜撰之词,多出现在帝王将相内容的影视作品中,主要使用对象为古代死了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哀家一词主要由哀子一词演变而来。

《礼记.杂记上》: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古时居父母丧者的自称为哀子,后来,父在而居母丧者自称哀子。历史上不论皇家还是农家,死了丈夫的妇女没有自称为哀家,而多自谦为奴家或贱妇。

4、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而是自称“老身”。“老身”又是比较谦虚的自称。

5、“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本义为舟中火种。引申为征兆、所自,再引申为我。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

7. 顾云黛赵元璟小说大结局?

结局:顾云黛与赵元璟在梦境中幸福生活。

原文结局节选:

被熟悉的感觉包裹住的瞬间,无数的记忆如潮水向她脑中袭来。

“黛儿,黛儿。”

是他熟悉的呼唤。

云黛睁开眼,看到赵元璟一袭白衫,朝自己游来。

云黛又惊又喜,立即靠过去。

赵元璟紧紧抱住她:“黛儿,我终于找到你了!”

“赵元璟,带我回去吧。”

“好,我们回家。”

……

……

入夜,她做了个梦。

白衫男子牵着一个俏美灵动的女子,漫步在满是桃花的山野间。

作品:《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作者:公孙小月

内容:进宫前,顾云黛就被太子困在了厨房里。进宫后,顾云黛一心想用药膳废了人渣 。谁知太子妻妾迟迟无孕,她的肚子里却蹦了个儿子出来。

顾云黛本想母凭子贵安安静静过日子,等儿子长大封王做个闲云野鹤的太妃。 谁知皇叔造反,皇家子嗣死了一大堆,她的儿子变成了唯一的皇孙,眼看着距离后位越来越近,云黛忽然觉得, 扶持儿子做皇帝,甩掉渣男做太后才是人生最爽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1)
山西恒山景区落石砸伤游客,景区称落石已清
上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相关推荐

  • 大帝巅峰修为回归地球(仙武帝尊叶辰最后修为)

    最后大结局主角叶辰的修为是初阶太荒境界。叶辰主角,自成轮回,恒岳宗弟子。后为炎黄第九十九代圣主、天庭圣主、大楚第十皇,曾在大楚神窟得辰战的荒古圣体本源,在第二次天魔入侵独战天魔帝后被诛仙剑偷袭“死去”魂魄堕入冥界,得霸渊圣骨,帝荒神藏,圣体完...

    2023年12月08日
  • 世界著名古迹”100年前VS现在”的震撼对比,时间的力量太恐怖了

    秘鲁马丘比丘100年前的马丘比丘杂草丛生,几乎看不出来遗址的轮廓,现在马丘比丘展现出印加古城当年相当庞大的规模。埃及狮身人面像100多年以前,狮身人面像只露出了一个头部,整个半身都埋在土下面,现在整个狮身人面像都已经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远处的胡...

    2024年01月23日
  • 都市之第一太子爷(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种田文推荐)

    想看家长里短,种田文的亲,可以看看这六本,希望会有喜欢看的。点击蓝色+订阅鱼妹获取不同类型的书单,不再书荒哟。-1-《盛宠妻宝》作者:抹茶曲奇...

    2024年02月28日
  • 30本热门完结小说一网打尽,你还怕书荒的时候没书可看吗?

    晚上在起点翻各种榜单的时候,看到起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推出了一个完结榜。其排名的依据是一本小说当日的销量,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呢?个人感觉这个榜单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非常方便喜欢看完结作品的小伙伴去选书。如果你正在书荒的话,或许可以考虑去这个榜...

    2024年04月18日
  • 慕南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嘉南传是丝芭自制剧吗)

    《嘉南传》是企鹅影视、丝芭影视、青春有加联合出品,由智磊执导,鞠婧祎、曾舜晞、汪卓成、王奕婷、李奕臻、李昀锐领衔主演,曹翠芬、翁虹、黄海冰特别主演,SNH48-宋昕冉、陆婷玉、周兆渊等主演的古装爱情励志剧;该剧于2021年10月17日在腾讯视...

    2024年04月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