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空搬运工(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1. 抗日时空搬运工,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清朝中、后期很孱弱,这是公认的事实,大部分时候被列强压着打,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简直让人气破肚皮。

那么清政府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否从没打过胜仗?倒也不是,少虽少,还是有几个的。最有名的当属清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直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而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之战中身先士卒,鼓舞着所有的清军。

具体怎么回事呢?咱们先来聊一聊这场战争的背景。

越南一直是清朝的藩属,和清朝关系密切。但法国对越南觊觎已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就以武力侵略越南,使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清朝自身难保,无力保护越南,只好听之任之。

然而,法国并不满足于越南,意在中国。先是从西贡出发,探测沿湄公河通往中国的航路,发现上游的澜沧江不适于航行后,又把目光转向越南北部,试图从红河侵入云南。

1873年(同治十二年)11月,法国攻陷越南的河内及其附近地区,越南国王阮福时向驻扎在中越边境老街的刘永福求援,刘永福率领麾下2000黑旗军,击毙法国主将安邺,大败法军。

这里多说一句,刘永福身份特殊,本是天地会的,天地会是干啥的不用多说,那是个反清复明的组织。后来他所在的那一部被清军打散,他重新拉起队伍,以黑旗为自己队伍的旗帜,号为“黑旗军”,在广西靖西、那坡一带活动。

1867年秋天,清廷派广西提督冯子材调集重兵清剿广西起义军,黑旗军损失惨重,退至越南,接受了越南的招安。但是,刘永福虽然当了越南的官,其实没怎么把越南国王放在眼里,只是在此暂避一时,以后还是要回清朝。

在法军的威胁下,刘永福的观念渐渐发生了转变,不反清了,先把外国侵略者赶跑再说,他的心愿是“为越南平寇,为祖国屏边”。之后和清朝站一条线,数次打退法军。

这期间战果最大的是发生在1883年的“纸桥之役”,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击毙法军侵略越南北部的总司令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以下30余名军官、200余名士兵,法军退回河内。

此战引起极大的轰动,法国大为震怒,加派军舰进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顺化,于1883年8月25日迫使越南订立《顺化条约》。条约若成立,越南就不再是清朝的藩属,而是法国的殖民地。

更严重的是,法国占了越南,就能以此为据,侵入中国西南。

清朝当时尚有余威,无法容忍法国如此行径,慈禧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正式开始。刘永福配合清军,与法军展开战斗。

1885年2月,清军不敌,从越南文渊州撤回广西,法军穷追不舍,炸毁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镇南关的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一块木牌,上面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

等法军得意洋洋地撤走后,广西军民在关前插上木桩,上面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他们的确说到做到了。

清廷派来的主帅本是广西巡抚潘鼎新,因他怯战畏战,清廷将其革职,换上冯子材,由他指挥镇南关前线的军事行动。冯子材经验丰富,考察镇南关地形地貌后,决定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阵地。

下令沿山体修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7尺、宽4尺的土石长墙,墙外挖出深4尺的壕堑,接着在东西山岭修建多座堡垒,形成完备的山地防御阵地体系。并对各军各营进行了周密的兵力部署。

1885年3月23日,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留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

(清军镇南关布防图)

冯子材率领部队顽强抵抗,一开始战局不利,法军火力很猛,攻下东岭三座堡垒,冯子材激励士兵们“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

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双方展开近距离的肉搏战、白刃战,冯子材年纪虽老,依然十分悍勇,手持大刀带着两个儿子亲自上阵杀敌,还传令各军“有退者,无论何将遇何军,皆诛之。”

经过将士们数日浴血奋战,法军后援断绝、弹药将尽,指挥官尼格里下令撤退,法军狼狈逃回越南境内的文渊、谅山。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门,冯子材不同意!率部乘胜追击,先克文渊,后克谅山,重伤尼格里,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了对法战争的重大胜利。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镇南关大捷”。前面提过的刘永福也率领着黑旗军参战了,伤亡惨重,史料上的记载是“所存不足五百名。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

也就是说,清军虽胜,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到底消灭了多少法军呢?

清朝方面,三个派系各自的奏报差不多,都是毙敌1000余。

法国方面,一份记录是“总共死4人、伤25 人,总数为29 人丧失了战斗力”,另一份记录是“或死或伤损失该数中之275人”

越南方面的记录是几百个,不详细。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觉得这个数据比想像中要少?似乎不是大型战役该有的样子。

那再来看另一组数据,清军的参战人数是32000,法军是多少呢?2000。

惊讶吧?清军是法军的16倍,却拼尽了所有的力气才取得胜利。

不用奇怪,列强在清朝耀武扬威,凭的从来不是人数,而是更为先进的科技、武器。清军要想胜,很多时候只能拿命去填。

无论如何,这都是法军在中、越遭遇的少见的失败,法国上下极为吃惊,茹费里内阁因此垮台。对于清朝和越南来说,则是意料之外的大胜,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抗法斗志,扭动了清法战争的局面。

遗憾的是,清廷在战场上赢了,政治上却没有。满清统治者过于懦弱,迫于英法的压力,明明打了胜仗,却还是派李鸿章为代表,签订《中法天津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管理权,越南从此脱离清朝,成为法国属地。

从结果来看,这场仗似乎白打了,法国不胜而胜,清朝不败而败。难怪左宗棠痛心疾首地大骂李鸿章,说是“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但将士们的牺牲并不是没有意义。经此一役,列强们发现清朝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在对待清朝的政策上更为柔和、隐蔽,清朝也才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抗日时空搬运工(镇南关大捷消灭了多少法军)

2. 死亡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

有条件就处理,没条件就不处理,反正军队对于生死已经看惯了,所以就算是将这些战死士兵暴尸荒野,军队中活着的士兵也不会有丝毫过意不去,毕竟见的多了,他们也见怪不怪了。

打仗嘛,无论哪名士兵都可能上一秒还活蹦乱跳,但下一秒就会战死沙场,参战的士兵谁都不知道明天与死亡哪个先到来。所以没有人会去管其他人的事,更不会特意去管已经战死士兵的事,因为很可能明天暴尸荒野的就会是他。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爆发的各场大规模战争当中,大部分战死士兵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暴尸荒野,只有很少一部分士兵的遗体会得到掩埋、入土为安。

而就算是能得到掩埋,那也就只是挖个大坑将尸体全部丢进去,然后再盖点土就完事了,毕竟一场大规模战役死的人是非常多的,很可能是数以万计,所以根本没有人会单独给你立个坟墓,应该只有军队中的将领或者王侯将相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但是,无论哪支军队,如果正在进行一场战争时,那么是会出现边打边追,或者边打边逃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当中,如果有士兵在战斗中阵亡,那么军队根本就没有时间处理尸体,或者说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阵亡士兵的遗体。

很可能这支军队早上是在这个县城打仗,而下午又很可能要转移到别的县打,一天转战个百八十公里是很正常的,你觉得还会留下人来专门处理尸体吗。本来打仗就肯定会有人阵亡,那么自己的部队就是会越打越少的,如果还要留下一部分人来处理尸体的话,肯定会再次削弱自己部队的战斗力,那这样还怎么打仗?

所以,一支军队如果在打仗之后,必须要立马转移到别的地方的话,那么对战时士兵的尸体会有这几种处理方式。

第一:也会留下军队当中的民夫、杂役处理尸体,反正留下的只是一些非战斗人员,只要不影响整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了。当然,这必须是要在己方获胜的情况下,因为这片地方已经被自己军队占领了,那么往后这就是属于自己的地盘,留下一些人员处理战场上的尸体,那也是有道理可理解的,毕竟往后这边地方就是自己的了,打扫干净一点总归是好事。

第二:如果是战败逃溃的话,那就肯定不会去管这些破事了,人家都要跑路了、自己命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时间去管尸体。再者,己方军队已经战败溃逃,而这片地方已经被敌人占领,那么需不需要处理尸体那是对方的事了。

所以,在打仗的过后,只有获胜的一方才会处理战场上的尸体。而处理尸体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粗暴,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那么自己的尸体会得到很好的安置,级别越高得到的安葬待遇也越高。而除了自己人的尸体,战场上还会留下大量敌方士兵的遗体,而对于敌方士兵的尸体可就不管那么多了。在古代的时候,要不就是挖个大坑全部丢进去埋了,要不就是全部堆起来用火烧,要不就是全部运到深山老林里丢掉。

但有些时候,两支军队在打仗的时候是会边打边移动的,而且也会遇到军情紧急的时候,所以军队当中根本不会专门留下人处理尸体,而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那么这些尸体,就只能由附近的村民处理了,有时候是军队直接委托村民进行处理,而有时候是附近村民为了避免滋生细菌、造成疾病传染,也会自发将这些尸体处理掉。而处理的方式,也同样就是挖个大坑埋了,或者是直接堆起来火化,或者直接全部拉到远离村庄的地方丢掉,反正主要目的就是这些尸体不给村庄带来疾病就可以了。

如果附近这些村民处理不了,或者说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太久了,比如一个月、两个月这样的,那么很可能是战斗一边打,阵亡士兵尸体一边腐烂、甚至是已经造成疾病的流传,而在战斗结束之后军队也不管。那么到这时,战场附近的村民就只能全部被迫迁移,以避免受到阵亡尸体产生的疾病传染,而那些战场上的尸体就不会再有人去管了,反正就是暴尸荒野、任凭鸟兽蚕食。

因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的大规模战场,在战争结束之后,很多战场的方圆百十公里之内,往往会变成无人区,因为附近的村民害怕疾病都会选择远离这些战场。

远的不说,就比如前段时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当中,很多在战斗当中阵亡士兵的遗体,最终的下场是被全部丢上卡车,然后拉到远离村庄的地方,用挖掘机挖个大坑,最后用挖掘机的斗臂将尸体全部刨到里面,再往上面盖点土就完事了。

根本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种,还会非常正式地移交给自己的国家,然后再盖上国旗得到最高的安葬礼仪,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毕竟打起战了没有人会管那么多。

而既然连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战斗当中,咱们这么文明的社会,在对待阵亡士兵遗体是都这样了,更何况古代的古战场,或者像二战时期的大规模战斗呢?

总结一点,反正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战争中,对待阵亡士兵遗体时,如果体面一点的话,就是刨个大坑全部埋了。而如果差一点的话,就是会全部被暴尸荒野,任由这些尸体在荒野渐渐变成一堆白骨,也没有人会管。当然,如果是军队中的将领的话,那么阵亡之后待遇还是会好一点,怎么着都能得到较为体面的安葬,除非落到敌人的手里。

但如果是军队当中有特殊的明文规定,比如抢回自己人的遗体、或者敌人的尸体会有赏赐,那么活着的士兵都会尽可能将战场上的尸体拉回去要邀功行赏。

反正只有一点,就是战场上活着的人只会想着怎么活命,或者整个人都已经麻木了,所以根本不会有精力本着人道主义去管尸体的事,除非有奖励、或者能升官,要不然没人会管那么多。

“军器战位”

3. 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前几年,关注过新闻的朋友都知道,发生在2014年的“马航MH370失踪之谜”可谓是震惊了全球,并且直到现在马航MH370客机残骸依然是没有找到的,所以也算得上是本世纪很难破解的一个悬案了!

2014年,一架从吉隆坡起飞的马航MH370客机,在飞行了39分钟之后,突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并且失联后的飞机还作出了超高空飞行、急速下降、转体300多度等一系列不正常的动作,之后飞机就不见了踪迹。并且事后曾有27个国家参与过飞机的搜救任务,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1.马航MH370失踪的经过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370号航班,正准备从吉隆坡起飞,目的地是北京,整个飞行的时间为5小时34分钟。飞机的型号是美国波音公司777型飞机,飞机上一共有227位乘客,其中154位是中国籍乘客,另外还有12名机组成员,其中有2位是飞行员。

机长是53岁的扎哈里,他加入马航已有33年的时间了,所以拥有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而副机长则是27岁的哈米德,经验偏少,他们的搭配就是常见的“老带新”。

00:42分,马航MH370从32号跑道起飞,起飞的过程完全正常。在经过了空管的批准后飞机将高度爬升到了18000英尺,并且在飞机爬升的同时,空管又指引他们右转直飞,到一个叫IGARI的航路点去。

飞机正常飞行了37分钟以后,在即将要进入越南的上空时。按照规定,此时机组人员就应该要马上联系越南空管了。但是19分钟过去了,越南空管并没有收到马航MH370的任何消息。

这个现象太不正常了,马来西亚就开始急切的联系马航MH370,但始终都没有任何的消息。雷达上也看不到飞机的踪影,直到早上的6点,飞机也并未进入中国的空域,于是马航MH370就这样离奇的失踪了。

2.马航MH370到底飞去了哪里?

在飞机从雷达上消失了以后,空管中心就立马启动了辅助雷达来搜索MH370的信号。辅助雷达是依赖于飞机上的应答器来反馈信息,但遗憾的是,在1:21分钟以后,应答器设备也停止了工作。

应答器最后传给空管中心的数据是:飞机正以35000英尺的高度在正常飞行,飞行的速度为471节,剩余的燃油量为91500镑,也就是说飞机剩余的燃油只能够飞行约6个小时的样子。

在无线电和应答器都无法捕捉到马航MH370的位置时,马来西亚方面还动用了军方雷达来追踪马航mh370。根据军用雷达发现:马航mh370先是向右转,之后又突然向左转,紧接着又来了个300多度的大转弯,然后又朝西南方向飞行,在到达槟城岛后又再次向右转,最后就是一直直线飞行,直到消失在雷达的监测范围内。

也就是说,马航MH370在到达第一个导航点时就关闭了应答器设备。这样一次、二次雷达就探测不到马航MH370了,飞机在折返穿过马来半岛再转向西北飞行时,这个过程是被军事雷达给探测到了。

但是从安达曼群岛开始,马航MH370一路向南飞行了近6个小时,这个过程中飞机只与国际海事通讯卫星有过7次的握手记录。于是科学家们根据飞机每次握手的时间计算出了在印度洋附近的7条弧线,可能就是马航MH370的坠机地点。

3.想要找到马航mh370的“黑匣子”,恐怕已经很难了

在马航MH370失联以后,各国组成的搜救队在印度洋附近进行了广泛的搜救行动。结果不管是空中搜索还是海面搜索,都没有发现MH370的任何踪迹。并且自马航MH370失踪后,在印度洋海域还经历过两次强风暴,所以搜救的难度非常大。

在马航MH370上共有两个黑匣子,并且都配有水下定位信标,当黑匣子接触到咸水以后,就会自动发出电子信号。但是黑匣子的信号只能传播两公里远,而且黑匣子电池的电量也只能够维持30天使用。

而当搜救队赶到这片海域时,就已经过去了27天,这也就意味着,搜救队只能在3天的时间里搜索超过1100公里的海域,可以说难度非常大。并且飞机在坠海以后,残骸可能被飘远,黑匣子也有可能被损坏或者沉入海底。如果黑匣子一旦沉入了海底,就有可能被淤泥给掩埋或者掉入海底沟壑中,这就无异于大海捞针了!

4.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的失踪仍然还是个谜

搜索持续了整整15个月,共覆盖了6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先后曾有27个国家参与了此次的搜救任务。直到2015年7月,在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沙滩上,发现了一块飞机上的襟副翼,经波音公司检测后证实是属于马航MH370客机上的,这基本上也确认了马航MH370是坠海的,并且飞机上的人员估计也是全部遇难了。

在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30多块疑似马航MH370的残骸,在其中一块主襟翼的残骸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襟翼上留下的冲击痕迹是在内侧,并且襟翼只有在收起时才会是这样的。也就是说飞机在坠海前,可能仍处于巡航状态,是自动驾驶模式,并且直到飞机没有了燃油才自行坠海的。

在经历了三年一无所获之后,官方最终宣布了搜索终止。自此马航mh370的搜救,也被称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昂贵的搜救行动”!虽然还是没能找到马航mh370的踪迹,但是却给未来的搜索行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总结:

马航mh370至今仍然是没有被找到,并且还疑点重重,所以才被称为是很难破解的悬案,我想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马航MH370或许还是能被找到的吧!

4.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

其实“马克沁比92重机枪好”是21世纪以后的网络文学炒作起来的东西,实际情况是,马克沁没人说得那么好,92式也没人骂的那么差。

92式重机枪最大的意义在于,日本通过仿制改进,完全吃透了一款国产重机枪,完成了装备的自主化。

马克沁机枪虽好,但除了水冷和弹链模式提供的持续射击能力,整体性能并不比92式高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持续的泼水能力难道不好吗?我射击不断线,不像垃圾92式还要弄个保弹板换换的上。

实际上这个关于重机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分时间看待,重机枪是一种阵地防御武器(如果不使用载具的话),它最闪耀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让重机枪崛起,协约国与同盟国大量使用重机枪增加阵地防御的火力密度,让进攻的一方始终处于火力薄弱的境地,收割了无数人命。

但一战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军事改革,成连排的集团冲锋被班组协同、小分队以点破面的突击形式取代,炮兵观察战术和自动武器技术也得到了进步,重机枪已经无法再像战争前中期那样恣意泼雨了。

打个几下就得换阵地,不注意暴露问题就会被炮火和狙击手轮番教育;对面烟雾弹、毒气、散兵线和坦克辅助的步兵让重机枪无法有效地发挥火力,除非安放它们的碉堡足够坚固。

再经历二战前的一系列机械化和机动军事理论的变革,重机枪已经不像一战时期那么牛气熏天了,它们要么老实地守御坚固工事,要么成为载具的携带火力。

反倒是轻机枪因为适合运动作战和班组行动,成为了二战的轻武器明星。

二战的特点就是运动战打破阵地战,比如德军以MG34\42通用机枪构成的班组阵型,以大规模装甲集群构成的机械化突击力量,连日军都不例外,他们组成了五人一伍,配合轻机枪突击的班组战术,相当犀利。

所以,在二战时期单纯地掰扯重机枪的“持久射击”能力其实没多大意义,单纯地强调“92式不如马克沁持久”也同样没多少意义。

二战时期的重机枪已经变化为“强一级支援火力”,日军通过“重机枪中队”的形式,将92式重机枪配备为中队下属小队级的单位,1小队4挺92外加弹药后勤分队,战斗时会被师团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

有些地摊文学经常拿92式的操作人数说事儿,说什么“22个人操作一挺机枪”,这显然是不对的,正常情况下日军的92式机枪只有3个操作员,逼急了1个人打并无大问题。相反马克沁的帆布弹链不要副射手照顾的话,卡弹问题会直线上升。

脱胎自哈奇开斯1914机枪的92式并不需要承担一战堑壕里那种级别的高强度连射,它的性能足够保障轮番高强度的战斗。相反气冷式的设计还带来了更高的便利性,绝大多数时刻日军不需要为水和水冷套操心。

哈奇开斯1914

如果机枪的持续那么重要的话,二战时期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也就打不出什么赫赫威名了,它才是过热小王子。

马克沁机枪的水冷系统是个毁誉参半的事物,一方面水冷套的确带来了持续的射击能力,但另一方面,水会带来巨大的暴露目标的蒸汽(通过接循环桶可以解决),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补充的水源。

如孟良崮上张军长,因为山上水源缺乏天气干燥,加之我军攻击节奏极为紧密,导致水冷机枪纷纷歇菜甚至爆管,可算是撑不下去了。

而法国一战时期凡尔登一支被隔离的孤军,依靠两挺哈奇开斯死硬固守,与下面德军一群MG08打得有来有往,几天打掉十几万发子弹,硬是等到了救援。

可别小看气冷哈奇开斯机枪的上限,它们逼急了一样能浇水降温,还可以采用降低射击频率,轮换停火降温的方式坚持,歇两口就能继续上,自带生命之泉。

而且水冷套还非常薄弱,会被炮击和流弹打漏,会因为维护保养得不到位而锈蚀甚至破裂,会因为意外的磕碰变形损坏,总之马克沁的水冷套绝非一个省心的设备。

采用散热片的92式重机枪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当年一战时期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气冷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它们同样能应付高强度的战斗,而且不需要一滴水。

金属弹板的设计其实也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差,一个熟练的机枪副射手做到让机枪持续射击没有任何问题,日军副射手只需要从专用纸盒里拿出金属弹板,然后源源不断给机枪续上即可。只要弹板没完,它可以就这么不断续下去。

马克沁的弹链看着风光,但一条250发的弹链打完,它就需要打开滚烫的盖板,压上新的弹链,再重新上膛。现实中这个步骤可比《战地》里面忙乱和缓慢得多。

况且重机枪再能“泼水”,战场上的实际打法也不是捞住扳机不动,它同样需要机枪手去瞄准,并且操纵机枪打出合理的火力扇区,以及掌握正确的射击方式和节奏。

供弹方面,采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一样存在很大问题,卡壳得比比皆是。金属弹链还好,帆布弹链毛病特别大。这东西使用次数极为有限,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基本没有频繁得到新帆布弹链的可能。再加上泥水浸泡、腐蚀腐烂,以及不正确的散装子弹插放,这些织物不出点问题才怪。

至于重量,92式重机枪的重量其实并不像网上扯得那么重。为此我特意摘抄了楼下一段文字: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

这段文字很唬人,但写作它的人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自己抄的资料,或者说故意要把日本人的东西写成垃圾。不然他不会写马克沁的时候去掉枪架重量,轮到92式的时候又要加上枪架重量。

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马克沁的重量是略重于92式的,即便加上了厚枪管和散热片,92也没马克沁重。

马克沁分很多种类,以我们民24式“金陵马克沁”的原型德国MG08为例,它总重69公斤(加水情况下),不加水为65公斤(不计算水箱重量)。其中枪身重量为26.5公斤,加水4公斤,枪架为38.5公斤。

92式总重55.3公斤,其中枪身27.6公斤,枪架27.7公斤。枪身重量与MG08差不多,但总重比MG08轻多了。

换成俄国人的马克沁1910也一样,1910整重64.3公斤,拆掉防盾和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为43公斤。

真正降低了重量的是马克沁自家与英国维克斯合资的维克斯机枪,空枪重量被缩到15公斤,加水18.2公斤,脚架22.7公斤。

所以,看怎么理解了,不到28公斤的92式重机枪,在马克沁面前绝对轮不到被贴上胖子标签。

射速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92式的射速为450-500发\分钟,而各种马克沁机枪的射速则是有差别的。

俄制1910的理论射速为520发\分钟,德制MG08也是450-500发\分钟,英制的维克斯为500发\分钟,它们并没有真的比92式快上许多。

而且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重机枪不可能在战场上不停地突突,包括92在内,它们的战斗实际射速大多在200发\分钟左右,谁都别说谁“偏慢”。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92式是个垃圾吗?它的性能当然谈不上什么“先进”,我们可以说92式很平庸,但它并不是个比马克沁差的武器,日军带着它从寒带一直打到热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甚至换一步说,气冷机枪就是战场的发展方向,相反水冷才是最终被淘汰的那个,92的气冷式是个迎合了潮流的设计,只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还是差了点意思,设计了一个三不沾出来。相比起同时代美国人搞出来的勃朗宁1919A4气冷机枪,实在是显得太拉胯了。

5.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事情?

安史之乱时有位将军以不足万人之众抵御叛军十几万大军死守睢阳十个月!而在粮草、树叶、雀鼠断绝之下,城中被其带领的守军做为军粮而食的老弱妇孺达三万人!!

我们几乎都熟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也都知道导致唐由省转衰的安史之乱。但很多人就未必知道当时的这位名震整个大唐、抗击安史之乱并壮烈牺牲殉国的烈士!别说现在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就是当时的朝堂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对其追赠官爵恩荫上都充满争议!支持他的人,认为他忠肝义胆、功勋卓越足以名垂青史;而贬低他的人却认为他虽功绩卓越却有悖人伦、罪责难逃!而这个罪只有两个字:“吃人”!

文天祥在狱中的正气歌里也有句词:“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这里的颜常山即是颜杲卿,而张睢阳就是前面说的这位:张巡。

张巡,字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史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志气高迈,不拘小节。新唐书中也描述他“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

张巡于开元末年登进士第,天宝中期入仕,初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县令。在此任上,张巡扶危济困,选贤任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任职期满后,张巡回京待职时得罪了当权的杨国忠被外放出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县令。

安史之乱爆发。

张巡当时在雍丘以区区数千之众,死死挡住了已投降燕军的原来自己上司令狐潮的四万大军。他和将士们一样,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不卸甲,身上受了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再度投入战斗,其顽强的斗志令燕军无不胆寒。燕军优势兵力虽强攻数月不克,传来了消息燕军精锐攻克长安,玄宗出逃巴蜀。敌军士气高涨,战局十分不利,张巡领导下的雍丘虽坚守不降,但却发现箭矢即将用尽……

几天后的深夜,巡视的燕军斥候发现,雍丘城头出现了不下千人的黑衣兵士。只见他们纷纷从城头上坠下,敏捷迅速而又悄无声息,这一定是张巡组织的精锐敢死军!前线立刻禀报了令狐潮。令狐潮见敌方以弱势兵力冒死出动,想必是有备而来,偷袭自己这位老同志。当即集合全军弓驽,列阵于前,向雍丘城头攒射击敌。

城头上那千余黑衣士兵像刺猬一样扎满了箭,却一个个既不出声,也不躲避,简直如稻草人一般……这一晚张巡借稻草人获箭矢十万余。

这之后令狐潮以优势兵力连吃败仗,只能败退陈留。张巡雍丘之战以少胜多,威名大振。

至德二年正月,安庆绪杀安禄山夺权后,命大将尹子奇领军十三万进据江淮,兵锋直指睢阳。而此时张巡三千兵力进驻和睢阳太守许远三千八百兵力汇合。

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这一战比雍丘之战更悲壮、更惨烈、更为艰苦卓绝,也更为惊心动魄……

守军肃立城头,城下是如潮水般攻来的十余万燕军,仿佛下一刻就要把小小的城池淹没。但在张巡治下,六千八百名大唐军事就是六千八百道铜墙铁壁,第一天就击退敌人二十次进攻。

十五天过去,燕军在睢阳城下丢下两万多具尸体,被唐军俘虏的将领达六十余人,睢阳城岿立不动,第十六天燕军撤退休整。经过十几天的攻防战的合作,太守许远对张巡说:“我性情懦弱,不习兵戎,将军则智勇双全,我愿把指挥权交予将军。” 这之后许远只负责粮草、军械等后勤事宜,守城御敌的指挥权则全盘交给了张巡。

燕军重整军势再次来攻时,张巡定计以攻代守,是役张巡亲执战旗,一马当先,率众直冲燕军军阵。唐军士气大涨,人人奋勇争先,无不以一当十。唐军趁势掩杀大破燕军,斩三十余将,毙士卒三千余人,乘胜追击了数十里。此后接站大小几十役,最成功一次甚至击破敌主将尹子奇帅帐,几近擒贼擒王!

经过半年多的苦战,睢阳粮食将尽,每天每名士兵仅能分到二两米。而过不了多久连每天二两米也成了奢望,于是树叶、茶叶、草根、纸张都被用来充饥……半年来守军歼敌数万余,而自己也仅存千余将士,而此时城里的树叶、麻雀、老鼠、战马都被分食已尽。

一日,张巡扛了一只麻袋来到营房,兵士看到袋子里是一堆肉,是一堆女人的肉,这个女人是张巡的爱妾。当终于饥饿感战胜精神的不适和身体的呕吐感后,士兵们接受了这一切,睢阳城成了人间地狱!两个月间,断粮的守军以人吃人的方式维持生存,维持继续守城的战力。按《新唐书·张巡传》的记载,睢阳军的最后两个月里,吃掉了三万多人……

终于,叛军占领了城头,张巡向西遥拜,力竭喊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后死于贼手。

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许远以不足万人之众(初六千八百人,后增兵三千人),抵挡了尹子奇的十几万大军(初十三万,后增兵数万),且斩杀敌将三百、毙敌十二万人,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寡敌众、以弱制强的经典一战。

然而,张巡为了坚守睢阳而不得不吃人的行为,却在他死后千百年来一直饱受争议。很多人认为其违背人伦,存义失德。为了百姓不遭屠杀而守城,因守城而食百姓,与屠杀百姓无异。而为了保全自己的忠义,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是一种典型的为了理想而拿别人献祭的做法,与法西斯无异。也有人觉得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今天的人不应该以“人权”观念去苛责古人,因为在当时那种极端的情况下,张巡的做法实属情有可原。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评价张巡呢?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杆秤吧。

6. 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孙殿英的狂已经到了不将一切放在眼里的地步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盗掘清东陵外,他还经常打着“正规军”的旗号大行土匪之事。

光天化日之下,裹着正规军的皮竟然屡屡干出猪狗不如的事情,完全没有把老蒋,把国民政府放在眼里,可见孙殿英此人有多嚣张。

孙大盗

‬贿赂国民政府高层

要说孙殿英在国民政府内的地位也就是一军之长,说高不高,说低也不算低。1928年7月5日,他竟然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堂而皇之的把清东陵给盗掘了。

这次行动孙殿英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但要是消息封锁的好也就算了,偏偏还就走漏了出去。

胆子是真的大

一时间,严惩孙殿英这个民族败类的声音就传遍了全国。事情虽然闹得很大,但孙殿英既然敢去干这件事,自然也就没带怕的。

毕竟他在国军中也混了那么些年了,上面都是些什么人他清楚得很,无非就是眼红呗,自己只需要打点打点也就可以摆平了。

果然,孙殿英立马就找到了戴笠和宋美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好处,“老佛爷”的那颗夜明珠与“十全老人”的九龙宝剑就是落到了此二人手中。

戴老板

要说这两个物件送出去,孙殿英不心疼那是假的,毕竟都是世上最珍贵的物件了,但比起自己的小命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但这两个人明显还不能救他的命,只不过是让此二人在老蒋那替他说说好话,瞬间帮他联系一下老蒋。

目的自然是为了贿赂这个“最高领导人”,你说新电影狂不狂?而且送给戴笠和宋美龄的就已经是绝世珍宝了,送老蒋的能差得了?

宋美龄

结果孙殿英自然是啥事没有了,不然也不会有后面那些更为猖狂的事了。

‬旧军孟家

旧军位于山东章丘,这个地方大家或许不是很熟悉,但近代这里可不一般。

那个年代有句俗话叫:“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都赶不上一个孟雒川。”

可见这个叫孟雒川的人有多有钱,孟家不仅在齐鲁大地上是豪门望族,就算放到整个华北、华东地区,那都是 名声在外的。

而孟家的就是从旧军这个地方发迹的,靠着经商成为富甲一方,靠着农本守护家族,所以当时孟家的田产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旧军

对于旧军这个发迹地,孟家自然也是不会舍弃的,不仅修缮祖宅,族中大量的成员依旧在这里生活,城中像模像样的深宅大院基本也都是孟家的。

1926年到1928年这段时间,由于张宗昌在山东祸害一番,再加上军阀间常年的混战,致使山东民不聊生,匪患严重,其中在章丘一带比较著名的巨匪叫做张鸣九。

此人穷凶极恶,烧杀抢掠等危害一方的事情可没少干,尤其是占领一座城池后,这个城中的百姓就惨了。

民国悍匪

‬山东匪患

1928年4月,随着张宗昌不敌北伐军跑路之后,山东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张鸣九看准机会在7月21日攻占了章丘。

随着张鸣九下令“自由三天”,也就预示着一场灾难降临在了章丘城。面对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当地保安团等地方武装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在章丘外围进行防御,进城剿匪基本不可能。

到了12月,天气越来越冷,这群土匪已经把章丘城祸害得差不多了,能吃得都被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准备突围。

突围的方向正是旧军,民团与这群土匪激战十日,双方各有伤亡,但最终还是民团稍占上风,将土匪逼回了章丘城。

民团

张鸣九一怒之下下令放火,整个章丘城被火光笼罩,一时间章丘的百姓连御寒的房屋都被土匪烧了个干净,可见这些土匪有多穷凶极恶。

然而就在张鸣九等人和民团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比土匪还凶恶的家伙来到了章丘,这个人就是孙殿英,铺垫了那么多,主角终于登场了。

孙殿英

当时用孙殿英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恰巧路过章丘的,可实际上他觊觎旧军孟家的财富已久,那个时间点率部去到章丘,肯定是准备趁火打劫的。

孙殿英部再不济那也是正规军啊,所以1929年2月,孙殿英一到商丘,当地的百姓、乡绅都以为孙殿英是奉命前来剿匪的,不仅百姓组队迎接,就连民团的领导都亲自迎接了孙殿英。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至少有识之士们都是喜忧参半的,毕竟这个孙殿英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不久前才盗掘了前朝的墓。

张鸣九这种地方土匪和孙殿英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但绕是如此,孙殿英所部也是正规军,不少人请求他帮忙剿匪。

匪患

孙殿英则装出一副很是为难的样子,坚称自己就是路过了,没有上面的命令,自己不能擅自行动。

不难看出孙殿英无非就是要点好处,乡绅代表们会意后,孙殿英就表示自己会派人去找张鸣九谈谈。

结果张鸣九称离开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手底下的兄弟好几天没吃饱饭了,如今路都走不动,所以需要8万元的“开拔费”。

匪患

乡绅代表们听后很是气愤,称与其将这些钱给土匪,还不如用来犒劳孙殿英部,再次请求孙殿英出兵剿匪。

如此正中孙殿英下怀,于是他就勉为其难答应了下来。其实早在孙殿英部刚到章丘之际,匪部中就有人表示愿意归顺孙殿英了,所以,孙殿英这一系列的表演不可谓不精彩。

结果孙殿英通过这些个愿意归顺的匪徒,里应外合生擒了张鸣九,章丘的匪患就这样被孙殿英兵不血刃给解决了,一时间成为了当地的英雄。

被生擒

殊不知一场比这次更大的灾难才在酝酿当中。

‬劫掠孟家

上面说过,孙殿英早就听闻旧军孟家富可敌国,觊觎已久,此番前来章丘就是为了孟家的财富。

此前提章丘平息张鸣九匪患,也不过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孙殿深知自己不久前刚盗掘了清东陵,此时风声还没有过去,他孙殿英的大名在许多人那里还是挂了名的。

所以他必须要先取得当地人的信任,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他恰巧在当地民团与匪患胶着的时候出现了。

最后,孙殿英的计划成功了,他成为当地的英雄,什么玩民旗、万民伞,他每天都拿到手软,但这些可不是他孙殿英的目的。

孙殿英

而对于乡绅们屡屡送来的财物,他孙殿英都表示不能接受,最后硬是这些乡绅们称这是犒劳三军的军费,孙殿英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打得一手“欲擒故纵”的好牌。1929年2月下旬,孙殿英所部向东开拔前往桓台,期间孙殿英交代自己手下师长张立国以及参谋长马孟九待自己离开后就率部疾驰旧军。

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二人一到旧军,凭借此前平定匪患轻易诈开了城门,入城后第一时间就缴了当地保安团的械。

到了晚上,原本的“仁义之师”露出了真面目,他们举着火把挨家挨户的抢劫,尤其是孟家的那些深宅大院,他们更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屋里的东西扔到院子里,院子里折腾不开的就扔到街上。这些匪兵哪里见过如此多的好东西。

于是街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每个匪兵身上都揣满了各式各样的好东西,遇到更好的,装不下了就将身上原本次一点的东西扔掉。

其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早就被张、马二人通过马车和抓来的民夫运到了孙殿英那。这一夜,注定是孟家人和旧军人民难忘的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整个旧军一片狼藉,匪兵们带着各自搜刮来的“宝贝”高兴的离开了旧军,有一个连的匪兵甚至不愿意离开这个“天堂”,依旧在行畜生之事。

张立国怕节外生枝,最后枪毙了这个连的连长和号兵才算控制住了局势。带着掳来的300于民夫、妇女、乡绅去和孙殿英汇合了。

孙殿英得知行动很顺利之后也很兴奋,但也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很快就意识到恐怕此事很快就会被人揭发,到时候自己免不了又像几个月前一样花钱消灾。

于是他和负责行动的二人称,要委屈他们二人几天,然后来到被压回来的乡绅、妇女、民夫面前,大义凌然地说这次劫掠纯属意外,他本人根本不知情。

是他手底下的人背着他在途径旧军时的私自行为,主要的头领已经被他就地正法了,这些士兵也是奉命行事,罪不致死,让他们把劫掠来的财物都交出来,你们一并带回。

见孙殿英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人家手上又有兵有枪的,不如此还能怎样?此事就这样被孙殿英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猖狂程度可见一斑。

在汤阴被人民军队俘的孙殿英

结语

孙殿英占着自己是一军之长,又通过大量财物疏通了国军高层,认为根本没人能奈何得了他,所以行事极为猖狂,但他忘了一件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他终究还是落到了人民手中,这个十恶不赦之徒得到了他应有得结局。

7.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战斗机被打掉机舱盖,居然敢横滚后倒擦着山顶尖飞行,飞行员的头部距离山顶树梢仅有1米多。美国王牌飞行员雷斯纳看到中国志愿军飞机飞出犹如特技般的动作,唯有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

雷斯纳原以为飞行技术如此高超的一定是苏联飞行员,可等其临近能看清楚对手时,却惊讶地发现一张年轻的东方人面孔,而且这位东方飞行员还向其示威性地挥了挥拳头。

而这位令美国王牌都频频惊叹的东方飞行员,就是我志愿军英雄飞行员王海的“铁杆僚机”焦景文。

也许雷斯纳对中国飞行员能拥有如此娴熟的飞行技术颇觉匪夷所思,可其却不知我志愿军飞行员敢与其如此硬拼,凭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的超人智慧。

1926年,焦景文出生于河北武安,1945年参军,后在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正式成立时,被编入空军第四混合旅成为王海的默契搭档。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完全占领了朝鲜上空。美机想炸那就炸那,想飞多低就飞多低,甚至有时我军锅里冒个烟都能引来美机扫射。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急需空军入朝协同作战。

可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足一年,飞行员课程训练还远未结束,但因战争需求,也只得让苏联教官加紧速成训练。1950年12月21日,首批新中国空军进驻安东基地,由秘密出动的苏联空军带领进行实战锻炼。

当时我空军各方面实力确实无法与美空军相比。我空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300架,而美军在朝鲜战场出动飞机1200余架,甚至最多时可达2400架。

我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68小时,而美飞行员多参加过二战,平均飞行时间已多达数千小时,其中不乏雷斯纳这般与德国、苏联等顶尖飞行员交过手的王牌,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虽然我空军实力不占优势,可我志愿军飞行员也多是抗战时期参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枪林弹雨中一路闯过来的,胆量绝非常人可比,遂面对自视甚高的美空军并无任何畏惧心理。

中美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对决,我军空四师飞行大队长李汉就创下了击落美军F-84战机一架,击伤两架的惊人纪录。我空军就是如此以战代练,逐渐淬炼出足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的实力。

1951年10月,焦景文所在空3师抽调50架米格-15战机赴安东,代替空四师执行作战任务,当时正逢美空军实施大规模“绞杀战”。

原来1951年7月,作战双方就开始停战谈判,可美军却在我志愿军背后“插了一刀”,派大批飞机全方位轰炸朝鲜北部交通枢纽,试图切断我志愿军物资补给运输线,以便胁迫中朝在停战谈判中做出妥协。

美军将如此大规模的空袭称为“绞杀战”。由此我军空3师一开战就面临艰巨阻击任务,于是他们根据敌我双方优缺点对比开创新战法,很快就有效打击了美空军的嚣张气焰。

尤其是在鸭绿江南岸平原地区形成一条令美空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而焦景文与雷斯纳的那场经典空战就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那天。

战争中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掩护长机。焦景文作为王海僚机,时刻以王海为主,不仅防御敌机右来右打、左来左打,甚至还要舍命挡住射向长机的炮火,尽职尽责履行着僚机的责任。

雷斯纳确实经验老道,那天一开战就已察觉焦景文的重要性,遂在其背后射出的第一炮就击飞了焦景文座舱盖,高空寒冷空气顿时扑向焦景文。

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高空遇到座舱盖破裂,会出现缺氧以及身体冻僵等不利状况,遂大概率会选择弃机跳伞求生。

可就在雷斯纳认为这次基本轻松稳杀时,焦景文也许为避免缺氧、挨冻,竟突然驾机直扑地面,然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英尺(不足2米)高度,又开始拉起改平擦地飞行。

雷斯纳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紧跟着直追下去,可已失去了攻击焦景文的机会。因为战斗机上的机枪有一个稍微向上的角度,无法朝距离地面只有2米的目标开火。

焦景文想把雷斯纳甩掉,雷斯纳则紧追不舍。两架飞机在树梢高度翻滚腾挪,都想找准攻击对方的角度,可都未能得逞,而雷斯纳的僚机已早早被甩在了后头。

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中,我志愿军老兵曾回忆美飞行员敢贴着树梢飞,技术娴熟过硬。可雷斯纳遇到焦景文真可谓棋逢对手,用其自己的话形容“已把最后一点点本事都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才勉强咬住焦景文。”

战斗高潮还在后面,也许焦景文为追求速度上的优势,突然飞出了那个竟雷斯纳惊呼的横滚倒擦山尖飞行的惊险动作。

雷斯纳穷追不舍,两架飞机机翼紧贴机翼沿地面并排而飞。因为焦景文的氧气面罩早已被吸走,所以雷斯纳能清晰看到焦景文的面孔。而焦景文却像单挑的斗士般向雷斯纳伸出了拳头。

焦景文终于飞抵我空军基地上空,我军密集的防空炮火随之掩护而来。焦景文误以为在炮火掩护下可以安全着陆了。可当焦景文刚欲降落时,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的雷斯纳,硬是从密集火力网中钻出,打落焦景文战机半个机翼。

而焦景文也真不含糊,居然凭借超人力量成功迫降。不过焦景文战机落地腾起的尘土,令雷斯纳的僚机飞行员误以为焦景文战机坠毁,兴奋高呼:“Woooh,你刚刚打掉了整个红色空军。”

只是雷斯纳等人兴奋过头了,其僚机返航时被我军地面炮火击中,飞行员跳伞身亡,雷斯纳侥幸得以逃脱。

战后几十年,雷斯纳对此次空战精彩细节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与中国空军有所接触后才知对手就是焦景文。

雷斯纳对精彩空战细节的描述轰动了美国空军,可他们却不晓得焦景文还不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最高水平。

而焦景文随后又在12月2日、3日爆发的中美300余架喷气式飞机大空战中,再度上演机中24弹座舱盖被打掉一半后,掩护长机成功返航的的生死一刻。

1952年12月3日中午,焦景文所在的空三师王海大队正准备吃午饭,却突然听到消息,美军72架战斗机、56架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飞临清川江上空。

王海率一大队12架战机随即升空迎战,经过激烈鏖战成功击落敌机5架。可就在我军12位勇士返航时,作为僚机的焦景文突然发现右上方出现8架美军战机,随后只剩4架了。焦景文明白消失的4架美军战机很有可能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这4架飞机就是美军惯用的“鱼饵战术”。简单说就是美军以单架飞机做诱饵,后面的机群埋伏伺机而动。

这还是王海大队头一次遇到美军的“鱼饵战术”,王海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遂命令12架战机保持编队互相掩护,而作为僚机的焦景文,为完成掩护长机的任务,也时刻警惕着身后的动静。

焦景文突然发现后上方有4架美军F-86战机扑来,可就在他向长机报告后想转身迎战时,占据高度优势的美机已先发制人向其开炮。

一阵急促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战机。“嘣”的一声,焦景文座舱盖又被打掉一半,一股强劲寒风钻进座舱,犹如钢针刺脸钻心般疼痛。

焦景文稳住心神一看,机翼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升降舵、操纵杆都不太听使唤了,很难保持双机作战了,可为了避免敌机集中火力攻击长机,毅然决定豁出去了。

后来焦景文曾回忆当时情形说:“我飞机也快没油了,我跳伞也回不去了,那就豁出去了,反正我回不去,也不能让敌人回去,我就朝敌机撞了过去。”

狭路相逢殊死搏击,也许美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对手,居然吓得扭头飞走了。焦景文驾使负伤29处的战机奇迹般的返回了基地,当其走下飞机时感觉都有些虚脱了。

焦景文作为僚机以能攻善守、绝不掉队著称,为长机筑起了坚固屏障。难怪长机王海慨叹如果没有焦景文,哪里还有王海。

可焦景文个人先后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1架的战绩,在志愿军空军中还不算显赫。这不仅是焦景文身为僚机的原因,更因王海大队飞行员个个都有英雄虎胆,皆有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的记录。

雷斯纳为焦景文匪夷所思的飞行技术叹服,却不知焦景文只是志愿军飞行员的一个缩影。

譬如长机王海击落4架、击伤5架美军战机,是响当当的九星飞行员,甚至还斩落了美空军51大队中队长加布里埃尔,也就是日后的美国空军参谋长。

还有素有“空军之王”美誉的赵宝桐,同样是击落7架击伤2架的九星英雄。

还有王海大队的孙生禄,居然敢在200米距离发炮,将美机打得凌空开花后,再直接钻到爆炸碎片中去,是名符其实的“空中狙击手”,也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的战绩,只可惜孙生禄在12月3日那场空战中牺牲了。

要知道志愿军飞行员们平均几十小时的飞行时间,对于美军王牌飞行员平均上千小时飞行时间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志愿军飞行员于1951年9月25日,首次参加双方200架次规模大空战时就丝毫未怂,其中李永泰在座舱盖被打碎情况下,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顽强返回基地。

志愿军飞行员们个个是空中英豪,他们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个人素质,更因其心中拥有保家卫国的强大心理支撑。

当时志愿军驾驶的米格战机,除了小部分是苏联免费捐赠,大部分都是半价购买的。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飞机。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给空军买飞机的热潮。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利用增产、捡废铁等方式,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甘肃玉门油田工人用8天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1架。

京剧大师梅兰芳个人直接捐献战机1架。豫剧大师常香玉变卖汽车、孩子的金银首饰,然后又在6省市巡演170余场,为志愿军买了一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机1架,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截止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可以说新中国第一代空军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牙缝中抠出来组建的,而新中国空军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难怪焦景文没有座舱盖也敢横滚倒贴山头飞;难怪李永泰拖着被打了56个弹洞的战机,毅然选择冒险着陆也不跳伞;难怪孙生禄敢冒险钻入爆炸碎片中也要将美机打开花。

这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们知道每架战机都是人民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宁肯个人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血性与勇猛精神?

志愿军飞行员们之所以能打破美空军神话,赢得对手尊重,凭借不仅仅是匪夷所思的技战术,更因其背后有强大的人民支撑。

2020年8月2日,九星米格的空战传奇王海老将军病逝。2021年8月 10日,名扬海外的焦景文老英雄病逝,享年95岁。

将军罢身追云去,碧天长流屠枭迹。空战英豪血洒长空,铭记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英雄。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74)
开局被系统骗了十万年(玩王者荣耀时遇到毫
上一篇 2024年02月11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2月11日

相关推荐

  • 一剑斩仙(一剑斩仙如何获得战魂)

    1.属性:仙灵系统激活后,可增加主角属性,提高主角战力;消耗成长丹可对仙兽进行培养升级,每升10级可以提升1阶。随着仙兽阶级升高,将会解锁更高属性和更加炫酷的特效。...

    2023年11月30日
  • 逆剑狂神(逆剑狂神唐玉结局)

    逆剑狂神唐玉的结局是,燃烧轮回助林动成为斗帝。在林动几百罗雀后,魂族族长,魂天帝苏醒,使用魂术将林动打败,在他要击杀林动时,身为八星斗圣巅峰的逆剑狂神唐玉,燃烧轮回,将一身修为转换到林动身上。最后林动突破斗帝,一招便击杀魂天帝为唐玉报仇。...

    2023年11月30日
  • 后妈(她是否是按皇后的规格下葬)

    卫子夫将一根白绫挂上房梁,满脸泪痕。桌上放着一封信,里面写道:“你教导的儿子竟敢谋逆,已被斩杀!”这封信正是卫子夫的催命符,让她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2023年11月30日
  • 豪婿韩三千最新结局(豪婿韩三千大结局)

    1、《豪婿》还没有大结局,韩三千最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过这是一本都市爽文,小说结局肯定是以大圆满告终的。...

    2023年12月28日
  • 高评分甜宠穿越文,不输《步步惊心》,慕暖暖佳作9.8分圈粉无数

    大家好,我是涵涵,今天推荐高评分甜宠穿越文,不输《步步惊心》,慕暖暖佳作9.8分圈粉无数第一本:《医见倾心》作者:慕暖暖评分:9.8书评:男强女强,女主穿越,故事内容循序渐进,从禹宁国的仙医,到圣地都学院的核心学院学生,到玄灵界的玄女宗,医宗...

    2024年01月1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