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尽诸天世界(主角用世界树扩大世界的小说)

1. 盗尽诸天世界,主角用世界树扩大世界的小说?

原神:从地脉旧枝到世界树

作者:盗天香

简介:穿越提瓦特,成为拥有意识的世界树,即真正的【天理】,并将世界树不断进化,银枝覆盖万界,成为诸天之理。

只是漫漫时间长河,唯有美人不可辜负,

纳西妲:“适可而止哦,哥哥。”

玉衡星刻晴:“你怎么那么熟练!”

胡桃:“最近不要来找本堂主了变态!”

……

彼时天空岛与深渊的阴影笼罩着提瓦特。

古树之下,银发白衣的少年神明仰望苍穹,身后是拜倒的诸神与众生。

“王,此身可为汝之刀剑!”雷神影。

“冰神,我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钟离。

“老大,蒙德现在可是你的地盘。”温迪。

……

击碎寒天之钉,拯救悲剧,抵抗深渊。

作为诸国共主,成就王座。

诸神以我为尊,众生皆是子民。

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盗尽诸天世界(主角用世界树扩大世界的小说)

2. 为什么明朝16个皇帝都苦寻张三丰?

明朝的皇帝因何不断寻访“活神仙”张三丰

明成祖(永乐)朱棣“靖难”成功,即位称帝后,忽然醉心于道家大师之传闻,对民间传说中活了近三百年的神仙道人张三丰异常倾慕,不但好几次下诏寻访张三丰,还派使臣跋山涉水,四出寻觅。

后来,遍寻张大师而不得的明成祖朱棣,在湖北武当山为张三丰大兴土木,耗费巨资将武当建设成道教圣地。因此道教在明代,又增加了武当张三丰一派。史载,明初,太祖朱元璋在洪都(今南昌)偶遇道行深不可测的神仙朋友周颠,并与其结下了一段渊源 。从此,明朝的16个帝王都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成祖朱棣后,仁、宣、英、代、宪、孝、武、世、穆、神、光......都先后派人寻访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武当张三丰派道教以身心内炼金丹,以达成性命双修的养生法为主。明朝的十几个皇帝不断找寻张三丰,大概是想向这位传说中活了两、三百岁的老神仙请教长生不老之术吧?

自吕洞宾(纯阳)以后,声名最隆,影响最大的道士非张三丰莫属

据《明史纪事本末》、《明外史》记载,从明末至今,有关张三丰的事迹传闻不绝如缕,妇孺皆知 。尤其是武术绝技、气功吐纳、内功导引、男女采战、双修等方面,更是被吹得神乎其神,而从事这些行业的江湖术士,无不奉张三丰为其嫡传祖师。张三丰不仅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经典人物,而且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可以说,论名声之大,影响之巨,自唐朝的吕纯阳(洞宾)之后,所有青史留名的神仙方士,还没有超过张三丰者。

至于张三丰与武当山之因缘,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张三丰有何神异之处?他究竟活了多少岁

《明外史·张遢传》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 (今辽宁阜新义县)人,名君宝,一名全一,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饬边幅,又号张邋遢”。

“......颀(个子高)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日不食,书经目不忘,或处穷山,或游市井,能一日千里,嬉笑谐谑,旁若无人......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与里人张毅相习。毅四世孙朝用,尝游宝鸡遇三丰,问 :‘汝家名毅者为谦’?答曰:‘吾高祖也’。三丰曰:‘吾曾见其始生时,今孺子亦渐长,努力读书,官可至三品’。后亦符其言。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然竟莫测其存亡也”。

民间传说张三丰是金、元时人 ,他生于1247年9月初9日,卒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也就是说他至少活了218岁。至于历史上真实的他到底活了多少岁,不仅当时人“莫测其存亡也”,不知他是死是活、最终下落如何,就是到今天还是没有找到准确答案。这恐怕已是千古之谜抑或是万古之谜了。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3. 道教所说的长生不死药是否存在?

无量天尊,您老人家拜错家门了,当然,也就讨不到什么长生不老药啦。嘴里念叨着阿弥陀佛,却询问着道教的不死金丹,这么干,是不是属于不讲武德呢?

(道教崇拜的灵宝天尊)

常言道,不说一家话,不进一家门。去到道教主持的场景询问仙药,总得事先做点儿功课才行。否则,不是嘴欠,就是皮痒痒了。佛道两家,虽然长期相安无事,不过,你张冠李戴,随口乱叫尊号,也几乎等同于挑事儿啦。

阿弥陀佛,按照佛教的说法,是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教主。民间俚语上西天,就是直奔阿弥陀佛那里去的意思。阿弥陀是梵语,意思是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为阿弥陀。

(阿弥陀佛像)

口念阿弥陀佛尊号,是佛教净土宗信众的通常做法。 净土宗最为尊崇阿弥陀佛,依据的佛教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以及《往生论》 。

可见,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口念阿弥陀佛的。再说了,你一个寻仙问药的小糊涂虫,跟着瞎掺和什么呢?

(元始天尊像)

天尊是道教术语中的一个尊称。天尊,是道教信仰当中的地位最高的神仙,常见的天尊有三位,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在中国,佛教徒信奉大乘佛教,可以有无数个佛陀。不过,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天尊的数量是有限的。无量天尊中的无量,是从佛教经典当中借来的,不是说,有无数个天尊,而是说,天尊的法力无边。

(道德天尊,其实指的是成仙后的老子李聃)

好了,咱们说回来,到底有没有所谓的长生不死药呢?长生不死,其实就是成仙,反正我没看见过。早年间,倒是有不少得道成仙的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信不信呢?

当年,有些老道的仙逝,神乎其神、玄乎其玄。往往是,众弟子们惊诧地发现,刚刚离世的师傅的身子不见了,这难道不是升天了吗?

可是,后人也发现,道士在炼不死仙丹的时候,还顺带发明出了化骨水之类的东东。这难道是巧合吗?我可不敢说。

依我看,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你想得到长生不死药,最好自己研制。当然,除了求助于佛道之外,去大学里面,找找医学、生物学或者化学教授,也是个办法。

不过,提醒一句,去的时候,得注意称呼方面的礼貌。显然,念叨阿弥陀佛和无量天尊,都不太合适。

4. 西游记里黑熊精偷袈裟分明是错误行为?

《西游记》第十七回,孙悟空听闻观音禅院附近的黑风山上有妖怪,断定是妖怪将袈裟盗走了,赶到那里,果然不出所料,盗走袈裟的是个黑熊精,武艺与孙悟空不相上下,悟空无计可施,只得到南海找来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用禁箍套在黑熊精头上,将其降服,悟空夺回了袈裟,观音菩萨把黑熊精带回普陀山做了守山大神。

熟悉《西游记》的读者都听过这样一个梗,就是在西游中凡是没有背景的妖精都被打死了,凡是有背景的妖精都活下来被带走了,这个梗对众多妖精命运的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黑熊精,它盗走了唐僧的袈裟,还意欲对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动手,但观音菩萨却只是把它制服而已,之后还让它做了自己的守山大神。

黑熊精为什么会这么幸运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熊崇拜和中国源远流长的熊文化。

熊,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各种类的通称。据调查,熊崇拜遗迹大量存在于北半球,在辽阔的北方普遍存在着大量有关熊崇拜的遗存,其中可以见到的“熊祭仪”和与熊有关的习俗禁忌。中国的“熊祭祀”最早出现在红山文化的祭祀仪式里,牛梁河遗址的女神庙中,考古人员曾发现真熊的下颌骨和泥塑的熊头、熊爪。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男性,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出处

熊的神化来自于古人对熊的生活习性的观察,《山海经》中记载:“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冬闭”!古代先民认为,熊是能够像昆虫一样冬眠夏出的动物,给人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熊在冬眠期依然能孕育新生命的特性,被上古先民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加以顶礼膜拜,熊图腾因此应运而生,并诞生了中国熊文化。

熊的图腾崇拜

千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精神图腾,其实,早在8000年前,中华龙文化尚未诞生之时,熊文化早以蓬勃发展。

熊最早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祖先——黄帝所在部落的姓氏,还是传说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信仰物。《史记》载: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继承父亲少典有熊国氏族部落首领职位后,以熊作为图腾,号轩辕氏,并自称熊的孩子。至于夏,据《史记·夏本纪》,原本就是黄帝有熊氏的后裔,且文献中多有鲧、禹死后化熊的记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容成氏》篇讲禹听政三年后“始为之号旗”,制作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旗,其中将熊作为最重要的“中正之旗”的标志;还有目前被认为是夏文化遗存的二里头遗址出土铜牌上的饕餮纹,也有学者认为就是熊,这些都暗示了熊在夏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地位。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各式各样的图腾,纷纷出现在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神文明璀璨画卷中。熊在代表我们祖先精神信仰的图腾动物园中绝对是举重若轻的角色,它和其它图腾一起扮演民族心灵慰藉的角色,持续不断地承载着历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

熊的寓意

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男性,象征着勇气和力量;也有学者认为熊的季节性活动规则,尤其是冬眠的习性,给原始人造成一种死而复活的印象,因此熊被视作大自然力量重生的体现受到崇拜。

文学作品中的熊

《西游记》第十七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在观世音菩萨的帮助下,用禁箍降服偷袈裟的黑熊精,并把黑熊精带回普陀山做了守山大神的故事。

《庄子·刻意》文中写道:“吹呼吸,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说模仿熊、鸟的活动形态,伸展肢体、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孟子》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今人多误解为“鱼与熊掌皆为珍馐美食,二者不可同时获得。进而演绎成二者皆为所欲,难于取舍。”

《左传》等史书中也有楚成王、晋灵公食用熊圣餐的记载。“图腾圣餐”是广泛流行的圣餐仪式的原始形式,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厅,能够巩固他们与图腾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

诗词中的熊意象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冬十月》—魏晋·曹操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公无出门》—唐·李贺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杂曲歌辞•秦女卷衣》—唐·李白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唐·贯休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宋·梅尧臣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宋·苏轼

熊的雅称

子路:《续搜神记》 云∶熊居树孔中,东土人击树,呼为“子路”则起,不呼则不动也。

能:《述异记》云∶在陆曰熊,在水曰能(即鲧所化者)。故熊字从能。

熊的成语

梦熊之喜: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熊熊大火:常用成语,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鱼与熊掌: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熊心豹胆:比喻非常胆大。

熊经鸟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熊罴之士:比喻勇士。

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熊韬豹略: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画荻丸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熊的歇后语

北极熊打呵欠——尽吹冷风

掉进陷阱里的狗熊——熊到底了

狗熊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

狗熊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狗熊变黑瞎子——骗(变)自己

狗熊穿衣服——装人样

狗熊戴手表——假装体面

狗熊弹琴——没音

狗熊爬树——上劲

狗熊耍把戏——装人样

狗熊捉麻雀——瞎扑打

黑狗熊耍扁担——胡抡

黑瞎子(狗熊)挨鞭子——耍坏啦

黑瞎子打花脸——熊样

黑瞎子叫门——熊到家了

黑瞎子敲门——熊到家了

黑瞎子上房脊——熊到顶了

黑瞎子耍门扇——人熊家伙笨

黑瞎子跳井——熊到底了

黑瞎子头上长犄角——还是那个熊样子

黑瞎子照镜子——熊样

熊姓起源

源于有熊氏,出自黄帝的部落姓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黄帝的后代中便有人以地名为姓,称熊氏。熊氏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四十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熊姓名人

熊侣,谥号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省阜城东)人。通五经,精“三礼”,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宫露门学博士。不久即去世。他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皆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熊廷弼——明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昌)人,字飞百,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他召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金军不敢来攻。明熹宗即位,魏忠贤专权,他被排挤去职。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沈阳失守,再任经略,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次年王兵败溃退,他同退入关,后为魏忠贤冤杀。

熊赐履——湖北省孝感人,清时大臣、政治家、一代学者。累官至吏部尚书,治程、朱理学,认为可以用理学指导政治,强化思想领域的统治。有《经义斋集》等。

熊十力——湖北省黄冈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在武昌起义,任都督府参谋。后到北京大学任教,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原儒》等。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年9月9日),原名熊汇荃,安徽凤阳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后三杰”之首(申健和和和陈忠经是另二杰)。

熊耀华(1938.6.7—1985.9.21),笔名古龙,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

熊欣欣,中国著名导演,演员、武术指导。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亚洲动作导演,熊欣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涉足电影行业,经过20多年的执着与努力,终于成功转型为“导演”。代表作品有:《黄飞鸿》《光辉岁月》等。

熊在代表我们祖先精神信仰的诸多图腾动物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正因为如此,熊在《西游记》中就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礼遇。

黑熊精虽然是个妖怪,但它所居住的地方清幽别致,它的谈吐温文尔雅,处处透露出一种高人逸士的风范,连孙悟空也不无感慨的说:“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观音菩萨接受悟空的请求,前来降妖,一踏上黑熊精的洞府也竟然心中暗喜说:“这业畜占了这处山洞却也是有些道分”。

结语:《西游记》中黑熊精的形象基本还是比较正面的,能有个好的结果并不是偶然,使得作者做出这种处理,应该是潜意识受到中国文化中对熊的尊崇的影响。

5. 有诗意的对联?

拆字联

拆字联,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予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鸿是江边鸟,少水沙即现;

蚕为天下虫,是土堤方成。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

二人抬木迈步来,人短木长。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同音异字联

同音联,是指使用同音字柳永,达到一种特别声韵效果。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冰冻冰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归。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河植荷花和尚掐去何人戴;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无山得似巫山耸;

何叶能如荷叶圆。

回文

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中的一种。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处处红花红处处,翩翩绿叶绿翩翩;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叠字联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数字联

枯燥乏味的数字,嵌入对联之中,可以组成构思新奇和令人叫绝的数字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湖北隆中武侯祠三顾堂联。“两表”为诸葛亮题前后出师表。“三顾”为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一对”即隆中对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四川眉山三苏坟联。“三词客”即宋代词人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四大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氏父子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源上,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坡前,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武侯祠联

上联用数字串起了诸葛亮的一生业绩。下联则写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事迹:长坂坡之战。“孤、重、匹、单”也属数目字。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谐音联

谐音联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假倒“谐音”贾岛“,”留零“谐音”刘伶“

一担重泥拦子路;

两岸纤夫笑颜回。

“重泥”谐“仲尼”,“纤夫”谐音“庆父

因荷而得藕(偶);

有杏不须梅(媒)。

嵌字联

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入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同部首联

同偏旁部首联就是同练部首相同。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

泪滴江汉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偏旁都是金、木、水、火、土。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湖海溪流。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6. 美猴王做弼马温之前与天庭二征花果山之时实力对比如何?

孙悟空做弼马温之前学会了七十二变,掌握了筋斗云的飞行技巧,还有一根追随他一生的如意金箍棒,但此时的孙悟空并没有达到实力的巅峰,他还缺一项技能——金刚不坏之躯!

在天庭第二次征讨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因为吃了金丹、仙桃,饮了御酒,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但应该算是半成品。因为孙悟空在和天兵天将、二郎神交手的时候主要用的是身外化身和七十二变,以及他的那条棒子同诸天神交手,所谓的金刚不坏之躯在太上老君的金刚镯面前就是纸糊的,虽然一下子没有把孙悟空打死,但在惯性和作用力下还是打了他一跌,紧接着哮天犬上前咬住了孙悟空的猴腿,梅山兄弟和二郎神穿了猴子的琵琶骨,至此孙悟空完败!

如果说美猴王在做弼马温之前与天庭二征花果山的实力对比,后者应该是提高了,提高的不是武力值,而是抗击打能力,给孙悟空增加这一能力的物品应该是太上老君的金丹。按照孙悟空的说法:“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在这里介绍了金丹的功能,“金丹济人”的意思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孙悟空本来学的就是七十二变,加上台上老君的金丹,果然练就了强悍的身体。

后来虽然被活捉,但刀砍斧劈、雷打火烧依然不能伤害孙悟空分毫,哪怕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只是把孙悟空练了个火眼金睛,但他的金刚不坏之躯却因此大成。在对战猪八戒的时候,老猪说的钉耙“哪怕铜头铁脑一身刚,耙到魂消神气泄。”可孙悟空受了猪八戒的耙子却纹丝不动,没有丝毫受损,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放在八卦炉中,将神火锻炼,炼做个火眼金睛,铜头铁臂。”。

回到天庭二征花果山,使得漫天神佛无可奈何孙悟空的则不是金刚不坏之躯,而是他那筋斗云,“当时如行者闹天宫,十万天兵也拿他不住者,以他会驾筋斗云,一去有十万八千里路,所以诸神不能赶上。”所以说金刚不坏之躯对孙悟空来说只是意外,对他闹天宫起到的作用不大,却对他在西天路上降妖伏魔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毕竟面对一个轻易打不死的怪物,没人愿意招惹!

7. 遮天一共出现了多少位人族大帝?

只要提到过就算的话,《遮天》中一共出现了36位人族大帝。其中,乱古时代1个,神话时代3个,太古时代2个,荒古时代13个,后荒古时代11个,不知年代的2个,应该成帝但书里没说的4个。

乱古时代一个

荒天帝石昊

《遮天》第一次提到荒天帝,是在第1760章《帝尊手段》里。飞仙星成仙路开启,一名被锁在成仙路上的至尊级史前生物显露了出来,他向众人介绍自己:“我那个时代的人都死了,荒塔主人将我镇ya……然后,那个不弱于荒天帝的人来了,重新布局。”

而后,第1764章《成帝》(他如……荒塔的主人,荒天帝),第1765章《危急》(荒天帝成仙了吗),第1780章《四尊陨落》(他也许能够成为荒天帝、帝尊那样的人),第1784章《神明花》(无敌宇宙中,执天下牛耳,圣体叶凡真的要走上荒天帝、帝尊那样的路了吗),第1791章《成帝》(史上第一圣体名不虚传,现在我相信了,他可能会成为荒天帝般的人物),第1812章《依旧不死》(若是提起,也会以传说中不知是否存在的荒天帝与之比较),第1820章《时光飞逝》(张百忍言道,可能只有荒天帝一个人成仙了,荒塔正是他的兵器),第1821章《九龙拉棺》(荒天帝要演化仙域,彻底构筑好那个世界)里,也都提到了荒天帝。

在《遮天》里,荒天帝是一个如脚印准仙帝般的神秘人物,我们只知道他:是荒塔的主人;可能成仙了;和帝尊一样强大;演化了一方世界在九龙拉棺里,试图修补仙域。他的详细经历,要看完《完美世界》才知道。

神话时代三个

神话时代除了九大天尊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名气的天尊(如镇狱皇,就可能是神话时代的一名古尊)。其中可以确定为人族的,有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渡劫天尊/冥皇。

1.灵宝天尊

《遮天》第一次提到灵宝天尊是在第953章《共尊》,叶凡回到地球后,去灵宝派参加“修道者大会”。本章这么介绍灵宝派:“灵宝派之所以举足轻重,是因为道教所尊三清中灵宝天尊就是因这一派而起。”又这么介绍灵宝天尊:“灵宝天尊,而今道教各脉共尊,对于修行界来说,是否真实存在早已不可考证。”(这时候叶凡修为还低,对修行界的了解还少。)

在地球上,作者还在不少和灵宝派有关的章节里提到灵宝天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叶凡离开地球后,首次提到灵宝天尊是在第1354章《神明恶念》里。苍天霸血和叶凡争斗,落入下风后放出了一个“神祇念”,试图用它杀掉叶凡。然后,叶凡使用灵宝天尊开创的《度人经》将其度化。(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无比重要的经文,为星空另一岸的道教至尊——灵宝天尊传下的法。叶凡揣度,灵宝天尊可能是神话时代前的九位天尊之一,绝对是大帝级的人物,他所留下的经文自然算是帝经。)

然后,第1355章《度神》(没错,与古籍上的记载很像,人身鬼面,乃是灵宝天尊亲自铸成的,让地府又惧又怕),第1356章《人皇》(实力差距太大,他即便掌握有疑似灵宝天尊遗存世间的古器,也难以镇压这么强大的神祇念),第1359章《紫血飞》(灵宝天尊开创度人经那简直太惊人了,他究竟预见了什么,难道说会有一场黑暗尸祸不成),第1369章《帝陵》(这盏灯人身鬼面,来历神秘,在与霸王一盏结束后,叶凡曾向青凰道人请教,被告知这很有可能是灵宝天尊的遗物),第1415章《诛仙四剑》(是灵宝天尊,想不到这是他的苦海,于命泉中孕有杀阵图),第1416章《五年》(据传,九秘中的“组字秘”可能是灵宝天尊开创的),第1467章《彼岸落幕》(虽然真的为一颗头颅,但不可能是被人斩掉下来的,因为他是灵宝天尊)等章节里,也提到了灵宝天尊。

通过这些章节,我们知道,灵宝天尊是神话时代九大天尊之一;创建了灵宝派(也可能是灵宝派的祖师得到了灵宝天尊留下的部分古经后尊他为祖);炼制了诛仙阵图、诛仙四剑、青铜古灯;开创了《度人经》、组字秘;接近成仙但不知为什么没成,陨落后身躯化作彼岸秘境,头颅化作天兵古星。

为什么说他肯定是人?如果他不是ren,开创的经文为什么叫度人经不叫度妖经呢?

2.道德天尊

《遮天》第一次提到道德天尊是在第1588章《地球人杰》里。几个至尊发动黑暗动乱,轮回之主来到地球边,竟发现了几个故人,惊道:“道德天尊,你竟然还活着!”然后,第1768章《二尊》(一个是天尊的尸体复活,又几乎另类成道了,他是神话时代的道德天尊)里,也提到了他。

从书中看,道德天尊是神话时代九大天尊之一,陨落后尸身葬于地球,通灵后再次修行,号老子。

为什么他肯定是人?他的尸身通灵后是人,他当然也是人了。

3.渡劫天尊/冥皇

《遮天》首次提到渡劫天尊是在1663章《崩枷锁》里,叶凡渡劫,地府的人带着渡劫天尊的法阵来阻路。(这是当年渡劫天尊创出的阵纹,不曾想落在地府中了。)然后,第1783章《大话天庭》(事实上,姬皓月自己也快破解那里了,他在里面悟道一千多年,尽参悟渡劫天尊的法,玄功大成),第1801章《一个轮回》(渡劫天尊曹雨生,那是冥皇自己刻下的,那是他的第一世,是其追寻的根本所在,他由一位天尊尸体产生灵智再生)等章节里,也提到了他。

结合《完美世界》看,渡劫天尊是段德的第二世,冥皇是第三世。第一世曹雨生,在三万年大战中陨落,被天角蚁葬在葬土里,神话时代通灵。

太古时代两个

1.太阳古皇

《遮天》第一次提到太阳古皇,是在第715章《汤谷扶桑》里。叶凡乘坐九龙拉棺回地球,却走反了方向,到了太阳古皇的家乡紫薇星域,路上还遇到了太阳古皇的神祇念,并答应送他回家。到了紫薇星域之后,叶凡要寻找太阳古皇的坐化之地汤谷:“他对扶桑古神树没有什么念头,只想进汤谷,那里可是一处神地,相传太阳古皇坐化在此。”

然后,第722章《古皇神言》(真的是太阳圣皇),第723章《天纵之资》(果然如此,太阳圣皇留下的九个古字能破禁),第724章《圣皇最后的血脉》(在太阳圣皇神迹再现、尸骨归还的年代,这个“风烛残年”的古教轰然倒塌),第728章《万众瞩目》(太阳之体极为罕见,自古也没有几人,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早夭,相传只有太阳圣皇活了下来),第879章《大成圣体鬼》(不死天皇被万族共尊,因此死后一缕神识不灭,太阳圣皇在紫薇星域的地位一样如此,因此也有神祇念诞生),1590章《太阳圣皇》(在这最为危难的时刻,祈求苍天无用,叩拜大地无果,呼唤诸天神魔全都无音,只有人们心中最深处的太阳圣皇出现了)等章节,则提到了他。

从这些章节里,我们知道,太阳圣皇是和太阴圣皇并列的人族两大圣皇之一,他开创的《太阳古经》被誉为人族两大母经之一,后世的大帝创自己的法的时候,都参考过这两大古经;他为人族征战一生,最后陨落在征途中,没能回乡安葬;他的帝兵是一座石塔;伴随他的不死神药是扶桑神树。

2.太阴古皇

《遮天》第一次提到太阴古皇,是在第733章《太阴神子》里。叶凡在紫薇星域遇见了一个修炼《太阴古经》的势力,但他们并不是太阴古皇的后人。(太阴古皇坐化后,后人被杀了个干净,另一族取而代之。)

然后,在第1356章《人皇》里,苍天霸血使用太阴圣皇的神祇念对付叶凡,反被叶凡用《度人经》唤醒。觉醒后的太阴古皇来到北斗,把自身的传承给了姜婷婷后,便消散了。第1517章,昆仑遗族带着太阴圣皇的人皇印,到北斗星域找姜家的晦气。(竟然是太阴古皇留下的人皇印,怎么落到了异族的手中?)

……

在这些章节里,我们知道,太阴古皇和太阳圣皇一样对人族有极大的功绩,被尊为人皇;他开创了《太阴古经》;他的帝兵是人皇印;他闯成仙路差点成功,因意外功亏一篑(可能是被不死天皇偷袭)。

荒古时代十三个

1.狠人大帝

三人组之一,戏份太多了,不必多说。

2.乱古大帝。

第一次提到乱古大帝是在第636章《乱古帝符》里。在登仙地,王冲仗着哥哥王腾之势,又一次挑衅叶凡,差点被打死,乱古帝符被抢走。(九转神符,为北原唯一的乱古大帝祭炼而成。)

然后,在第637章《圣皇子》(乱古大帝的战车?一群人石化。)第656章《圣体来了》(王腾得乱古大帝传承,有惊天的大气运),第1082章《乱古》(乱古大帝,一生坎坷,多次大败,多次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但他却有大机缘,先得狠人部分功法,又得虚空大帝部分法诀,后来百败后诞生魔胎,才功参造化)等章节里,也提到了他。

从这些章节里,我们可知:乱古大帝的年月在虚空大帝之后;他会画符;其他大帝都是不弱于人,他是唯一一个年轻时不断大败,最终还能振作起来的大帝。

3.虚空大帝

他叫姬虚空,是姬家的祖先,帝兵虚空镜,创《虚空经》,尸身葬入九重棺后又落入地球,通灵为黄帝。他一生都在平息黑暗动乱,进过不死山,堵过轮回海,与各大禁地都交过手。他没有帮手,多次重伤,所以尽管有不死神药,也只活了一世。临死前,他还设局,拉着两名不死山的至尊一起上路。

4.恒宇大帝

他是姜家祖先,叫姜恒宇,帝兵为恒宇炉,创《恒宇经》,尸身通灵为炎帝。他和人yu道的祖师为好友,为其炼制了一个专门对付女人的兵器神女炉。他的帝兵是在太初古矿中炼的,炼成离开之后有至尊追了出来,被他斩杀。后来,他和太初古矿里的至尊达成了协议,在东荒留下姜家后远走中州,再未回来。

5.西皇母

《遮天》第一次提到西皇母,是在第236章《志在西皇经》里。叶凡想用一块凰血赤金和瑶池圣女换西皇经道宫卷,被拒绝。(叶凡意动,他来北域主要就是盯上了西皇母传承下来的古经。)然后,在第242章《仙池》(西皇母祭炼极道武器的材料,就是从这个池子里挖出来的)等许多章节里,也提到了她。

她是先天道胎,无始大帝的母亲;她创立瑶池圣地,帝兵为仙泪绿金铸造的西皇塔;她的丈夫是九大圣体之一,晚年被地府诅咒,她亲手送他离世后,闯地府报仇,拍碎了地府匾额;从地府回来后不久,她封印了幼年的无始大帝,在瑶池圣地一个人度过了后半生。

6.太皇

《遮天》第一次提到太皇,是在第338章《无始钟又想》里大夏皇子反驳《太皇经》是从石头里切出来的谣言。(《太皇经》怎么可能是从石头里切出来的,这是先祖太皇所创,代表了一种极道成就。)第594章,在奇士府旁边的秘境里,叶凡得到了《太皇经》的化龙卷。第1514章《帝之血案》里,大夏皇朝的一尊大圣,在秘境里痛哭,因为他发现太皇在这里闯成仙路的时候,遭到不死天皇的偷袭,陨落于此。(难道是太皇强行闯关,打开成仙路的瞬间,被不死天皇偷袭,盗了他的成仙果位?)

……

根据这些章节,可以确定,太皇是一个暴脾气,攻击力非常强,留下的攻击秘术可以和斗战圣法媲美;他开创了《太皇经》,帝兵是太皇剑,晚年强闯成仙路,遭到不死天皇偷袭,身体被打碎,含恨而死。

7.羽化大帝

《遮天》第一次提到羽化大帝,是在第910章《二十几万年前的道童再现》里,叶凡和许多人一起进入羽化神朝的遗址探险,见到了一些石刻。(这应该是羽化神朝的始祖,传说中的羽化大帝可能真的存在。)

然后,第911章《阴神》(“羽化大帝是圣灵这件事不靠谱。”段德低语摇头,他从古墓中了解的信息是人放无疑,不会有假。)第912章《羽化大帝》(所有人都傻眼,堂堂石胎,疑似孕育羽化大帝,竟然被一击就切开了,且不是帝兵所为。)第1820章《时光飞逝》(他就是羽化大帝,参考圣灵一族的无上大fa,将自身慢慢转化为石胎,最终化为一个圆满的圣灵,再次成帝)等章节,也有羽化大帝。

从这些章节里,我们可知,羽化大帝是羽化神朝的始祖,创有《羽化仙经》。他参考圣灵一族的秘法,化作圣灵,又活出一世——为了安全,他还做了一个假身在北斗星域,留两个圣人守护,真身隐藏在羽化古星上。只可惜,他没想到,他的后人害死了女帝的哥哥,连累自己被女帝记恨,重生之后一辈子都出不去羽化古星,更别说再活一世了。

8.九黎大帝

《遮天》里并未直接出现“九黎大帝”这四个字,但中州有九黎皇朝,还有帝兵九黎图,必然要有一个相对应的人族大帝。

9.神洲大帝

《遮天》里并未直接出现“神洲大帝”四个字,但1592章提到了神洲皇朝。(中州四大皇朝之古华皇朝、神洲皇朝先后覆灭,成为了历史。)相对应的,应该有一个神洲大帝。

10.古华大帝。

同上。不过,雨蝶公主在556章《毗邻奇士府》中说,古华皇朝的大帝也有可能是姜恒宇。(比如说,东荒的恒宇大帝与中州古华皇朝的始祖可能是一个人。)

11.阿弥陀佛大帝

《遮天》第一次提到阿弥陀佛大帝是在第877章《斗战胜佛话释迦牟尼》里。(不为圣人,想催动阿弥陀佛大帝的降魔杵,留下一尊大圣或者准帝难度太大了。)然后,在896章《阿弥陀佛大帝》,第897章《佛与帝水深》,第1019章《了却红尘事》,第1071章《圣战落幕》等章节里,也提到了他。

由这些章节可知,阿弥陀佛大帝修的是佛法,帝兵是降魔杵;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杀过生的大帝;他钻研长生法,曾囚禁过太阴古皇的神祇念,后来想以念力证长生,但没走通;他陨落后,尸身在地球通灵为释迦牟尼。

12.道衍大帝。

《遮天》中第一次提到道衍大帝,是在第1463章《黑手》里,道一利用光明族、万龙巢等势力,抢夺神域中的生命古树。(生命古树曾经属于道衍大帝,他为了取回父亲的仙树,设下了这个局,借助诸雄的力量攻伐,对抗此地的无上杀阵与帝器。)

在1599章《无始的血》里,道一把自己的帝兵借给要去战至尊的叶凡。(随着道衍大帝的仙衣彻底合在一起,叶凡的仙台像是有无数的太阳在燃烧,光芒动天。)

……

由这里章节可知,道衍大帝是永恒星域两尊大帝之一,帝兵是道衍神衣,不死神药为生命古树。

13.无始大帝

三人组之一,不必细说。

后荒古时代11个

1.叶凡

主角,不用多说。

2.王波

混沌体,戏份挺足的,不用多说。

3.叶依水

叶凡和晨溪的儿子,在和小仙凰战斗时,双双证道成帝。

3——11.叶仙、道一、张百忍、姜婷婷、叶瞳、花花、杨熙、姬皓月、李若愚。

《遮天》大结局时,叶凡撑开天道,他们一起成帝。

不知道生于什么年代两个

伏羲、女娲

伏羲的帝兵是伏羲龙碑,女娲的帝兵是女娲道石。他们和他们的帝兵在叶凡的天劫里出过场,但他们本人没有出现过,没办法确定他们是什么年代的人。

应该证道成帝但书里没说四个

寇晓晓、薇薇、夏九幽、姬成道,以他们的资质,最后肯定能成帝,只是书里用“……”和“等”把他们遮蔽了。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54)
顶级神豪林云最新章节快眼看书(顶级神豪林
上一篇 2024年04月19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4月19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