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至尊(中国的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呢)

1. 官运至尊,中国的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呢?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前四七九年),他祖上原是宋国人,后避难到鲁国。至孔子,已是个穷下去的贵族。他做过短期的官,但官运不佳,就带着学生去周游列国,想找个官来做,来实现他的主张。结果,奔波了十四年,到处碰壁。晚年,又回到家乡,过着整理古籍教授弟子的生活,七十三岁时去世。

孔子整理的古籍叫“六经”,除《乐经》外,都借助儒家师徒的传抄授受,流传开来了。未整理的其他古籍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失传了。所以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自孔子招收门徒办学以后,私学开始盛行起来,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受教育只是贵族的特权状况。也可以说孔子还算是私立学校的创始人。

据说孔子的学生有三千人,大多是贵族子弟,但也有中,下层人民,史籍上称他们是什么“贱人”,“野人”和“鄙人”。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立学校的教育家。他的优良学风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如“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都已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

然而,孔子作为一位思想家却是保守的,终其一生,他都未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制度的诞生说话,反而常常唉叹“世风不古”,“礼崩乐坏”。他讲的那套“礼乐仁义”,“上下尊卑”的大道理,归根到底都是想继续支撑住正在崩塌的奴隶制大厦。谁违反了他这一套,就骂人家是“乱臣贼子”。这样,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就对他敬而远之,就不接受他的主张了。

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然而也主张在不触动奴隶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在具体说法,做法上可以有所“损益”,或变通。比如,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

孔子的“爱人”虽有严格的等级界限,然而,他把奴隶也看成是人,这同奴隶主原本只把奴隶看成会说话的牲畜的传统观念不同的。

与此不无关联的是,孔子反对奴隶制下以人殉葬的制度,甚至连以泥木做成的偶像殉葬也反对,理由是那终究还是人的模样。在中国政治思想上,孔子敢于违反传统观念,把“会说话的牲畜”看作是人。还反对以卑贱者给尊贵者殉葬,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那些维护奴隶制的顽固派们,对此自然是难以容忍的。

孔子以其渊博的学识,在外风尘仆仆十四年,却一生不得志,究其根源恐怕就在他的政治主张为当时新,旧势力所不容。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说两面都不讨好。

历史竟是这样的偏颇,生前反对封建制们孔子,死后几百年却被捧为封建社会里的“圣人”,并不一断加官进爵,被封为“素王”,“至圣先师”等等,倍受尊崇达两千年。究其原因,是封建地主阶级在夺取和建立政权之前,提倡“变法”,主张“革新”。当建立政权之后,需要巩固政权,维持封建秩序的时候,就迫切需要孔子那套“君君臣臣”,“上下尊卑”的说教了。

故而主张维护旧制度的思想家的亡灵被请出来为封建地主阶级充当“圣人”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崩溃后,特别是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孔家店才作为封建思想的偶象被打得粉碎。更惨的是历史进入到一九七四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堂堂皇皇的“孔圣人”,又一下子变为“孔老二”了。以我个人的观点,以后对孔子的称呼即不要称他为“孔圣人”,也不要骂他是“孔老二”,就尊称他老人家一声“孔夫子”吧。

官运至尊(中国的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呢)

2. 命运是什么?

什么是命运?

是掌控命运,

还是被命运摆布,

什么是命运?

可能许多的朋友,

都说过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都说过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

还说过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是,什么是命运?

恐怕许多人,

没有办法能够,

一下子回答上来。

是啊,什么是命运呢?

这个我们自己最关心的东西,

我们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我们与命运抗争,

我们与命运决斗,

我们不服从命运的安排,

可是命运是谁,

到底是谁掌控着自己的命运呢?

命运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它看不见又摸不着,

但它能够让人开心大笑,

又能够让人伤心抓狂,

命运是什么,

我们如何掌控它,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命运摆布,

我们又如何才能摆布命运?

俗话说的好,

命由天定,

运由己生,

其实命运是两个大方面,

命是命,运是运,

是两条看不见摸不着的主线,

在操控着我们的生活,

命好运不好,

结局不会太圆满,

运好命不好,

生活也会有遗憾,

只有当命和运,

都进行的很好的时候,

一个人的生活才会顺风顺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难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

尤其是遭遇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有的人便会埋怨自己的命不好,

有的人会埋怨自己没运气,

出现了各种的事情,

真的是自己的命运不好吗。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

所谓的命,

可能是一出生就定下来的,

有的人出生在富贵之家,

有的人出生在贫穷家庭,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命,

出身在富贵人家的,

自然比出生在贫穷之家的人,

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是别人的命,

这是别人的资本,

这也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运,

则是有可能,

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的,

如果一个人的命很好,

但是后天不加珍惜,

不思进取,

整天浑浑噩噩花天酒地,

很可能经历过短暂的繁华之后,

便是人生的荒芜。

而一个人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

知道自己的命不好,

反而后天更加的努力,

拼搏进取努力改变,

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可能就会,

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他的运气也会越来越,

进而他的命运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命好不好,

会造成后天成功的难易程度,

而不认命,

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

努力改变自己的命,

也许一路艰难了些,

但是通过自己的辛苦拼搏,

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无论怎样,

还是不能轻易认命,

做人一世,

一定要努力争取一下,

只有全力以赴过,

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命运才会顺风顺水。

图片来源网络

努力做自己,平和的心态与不懈的努力,

终会让你与众不同。

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精彩!

人生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却是自己写的。厚度不完全由本人决定,但精彩却是自己创造的。希望你的书又厚又精彩。感谢有你一路的陪伴。

3. 朱元璋听说后为什么下令将其处罚?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明朝这位官员没有盘缠回家,朱元璋听说后将其处罚的事情是这样的:

事件经过

此人名叫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非常有才气,也是一个清官,两袖清风。在洪武初年,由人举荐当了海州学正。

洪武九年,朱元璋以天变为题召集群臣讨论这个话题,曾秉正的回答是:

“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

意思就是古代的圣君从来不以天变来左右自己的政策,当今皇上(朱元璋)文治武功,天下统一,如今已是盛世,经过20多年的用兵,如今天下百姓得以休息。可以说您(朱元璋)的政策是符合天意和民心的,因为天意是要太平,民心也是需要太平。

这话说的朱元璋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他连年提拔,最终做到了陕西参政(从三品),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干部。

当然,也是因为言多必失,后来曾秉正的很多上书都很不合朱元璋的心意,如:

“……贵阳贱阴,春秋之法内中国而外夷狄,盖中国者阳也,夷狄者阴也。臣窃观近来蒙古、色目之人,多改为汉姓,与华人无异,有求仕入官者,有登显要者、有为富大贾者。古人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得无隐伏之邪,心怀腹诽之怨咨?宜令复姓,绝其番语,庶得辨认……”——《太祖实录》

意思就是说,自古以来汉人和外来的民族都是有区分的,因此建议朱元璋把外来的蒙古、色目人区分开来,维持汉人的正统。

朱元璋看了很不满意,觉得这种言论容易引发社会上激烈的矛盾冲突。后来曾秉正不断地上书,搞得朱元璋越来越不耐烦,就把他免了官。

被罢官后,曾秉正面临的问题在于,没钱回家了,从陕西到江西路途还是非常遥远的。可却是没钱的曾秉正也没办法,就只要卖了自己四岁的小女儿。

听闻此事的朱元璋大怒,认为作为一个堂堂的三品官员,竟然没有盘缠到了要卖女儿的地步,他读的是圣贤书,应该知道该怎样为人师表,为了一点点钱财就要卖女儿,真是为人不齿,于是就下令阉割了曾秉正。

在此之后,曾秉正就不知所终,历史也没了关于他的记载了。

事件分析

关于曾秉正卖女儿的事情,我们要分析一下情况。首先曾秉正这个人为官确实非常清廉,没有贪污,而且做事情也是兢兢业业,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是典型的劳模型官员。那么他为何没钱做盘缠了呢?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俸禄是一年312石粮食,当时一石为120斤,312石粮食就是37440斤大米一年。

而当时的官员来说,就是在不贪污的情况下,只是靠俸禄,是过不下去的。因为他自己一大家子要养,这些人是基本没什么产出的,而且作为官员来说,要自己花钱买官服,那个时候也没有办公经费,基本办公都是官员自掏腰包。同时作为一位三品官员来说,身边也有有几个搞文书一类辅助他办公的人员,这些也是他要养的。所以他被罢官之后,没有回家的盘缠也是正常。

个人观点在于,作为一位官员,曾秉正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是一位合格的官员,能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不贪腐,清廉。

至于他上书让朱元璋觉得不高兴,这点来说我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数评论都是人为曾秉正的不对,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位帝王,自然是要能够接受各种言论,况且曾秉正的言论也没有攻击朱元璋及其明朝政府,更没有当时忌讳的那种“反动”言论,只是对国家的政策提出的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于这些建议,作为帝王的朱元璋来说,你接纳就接纳,不接纳完全可以把这些上书放在一边,不理他就是了,他上他的书,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实际上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

对于官员的言论,只要没有造成影响,就还是停留在建议的层面,这些保留就是,不必对人动手,这是一般做的好的君王的做法。如果造成了影响,也可以对他进行警告,在警告不听劝的情况下再去处罚。

而对于这位官员卖女儿的事情,也只能说朱元璋确实没有体会到官员的实际情况。按照朱元璋的做法,官员贪污六十两白银就是剥皮,也就是朱元璋不允许贪官存在,既然贪官不能存在,那清官你总满意了吧?问题是清官你也不满意,那么你要什么样的官员呢?

人都是有缺点的,有这样的缺点也有那样的缺点,真正的圣人是不存在的。对于朱元璋来说,我们可以发现,能力强的他会杀,如胡维庸和蓝玉;能力弱的他也会杀,如汪广洋这样没有起到宰相作用的人;贪污的他会杀,清廉的他也处罚,而且是阉割,基本等同于杀了这个人了。

所以在朱元璋的治下,我发现做官真的好难,如果没有人能符合他的标准,那么就说明标准本身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认为问题其实是出在朱元璋。

朱元璋因素的分析

其实我们自古以来的统治思想都是建立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先秦诸子百家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后来经过了不断的流变。

拿儒家,也就是明朝尊崇的统治思想来说,一开始的孔子学说是非常宽仁的,到了孟子时代,也认为人性向善,而荀子时代,则认为人性恶。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来说,这种恶,从来都是认为老百姓恶,而不是统治者恶。这点我们和西方完全不同,在与荀子同时代的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人也认为人性恶,但是他们从来不认为老百姓恶,他们认为是政府恶。

所以千年来我们同西方在统治思想上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一个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老百姓,一个是想方设法地控制政府。在西方看来,个人是无组织的,他就是再坏对社会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危害,即便是一个变态的杀人狂,端着冲锋枪跑到大街上随处扫射,挺多杀几十人就很快会被警察给干掉了。但是如果是政府作恶,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作恶,会危害成千上万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发现对于这个事件的各种分析都站在曾秉正这个人怎么招人讨厌,怎么不招人待见,所以他被阉割了,所以这个人是“罪有应得”,这其实是没有罪的情况下给他强加的各种“罪名”,顶多也只是他做人方面有些问题,但做人有问题就犯得着被这样处罚么?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我们看朱元璋的做法,其实就会发现朱元璋的错误太多。

其实是朱元璋过于自私,把整个天下要局为已有,才有了太多的事情。如不允许官员贪污,严惩贪污实际上是维护他朱家王朝的统治;又不允许官员过于清廉,因为过于清廉往往名声就很好,名声好了对他也是威胁;不能能力太强,能力太强了功高震主,所以两大案件杀了5万多人;能力弱了庸官一个,要罢免。

但是他对朱家本家人是出奇的好,给自己的儿子分封藩王,一心为自己的子孙安做了各种安排,只要有人威胁到了他的家族,他就会杀,哪怕是自己孩子的老师,如宋濂这样的,哪怕是自己的老战友,如李擅长这样的;哪怕是军功卓著的大将,如蓝玉这样的。

所以要我来看,问题其实是在于朱元璋本人。

4. 养几条锦鲤好养什么颜色的好?

养锦鲤的数量和颜色选择取决于您的个人喜好、鱼缸大小以及养殖经验。以下是一些建议:

鱼缸大小:在选择养多少条锦鲤时,首先要考虑鱼缸的大小。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手掌大小的鱼缸可以容纳 3-5 条 10 厘米左右的锦鲤。如果您的大鱼缸容量较大,可以适当增加锦鲤的数量。但请注意,鱼缸容量越大,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入也相应增加。

颜色选择:锦鲤有多种颜色,如红、橙、黄、白、黑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鱼缸氛围来选择颜色。红色和橙色锦鲤活力旺盛,黄色锦鲤显得高贵典雅,白色锦鲤则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黑色锦鲤则具有神秘的气息。您还可以选择混合颜色的锦鲤,使鱼缸更具观赏性。

养殖经验:如果您是初次养鱼,建议从颜色鲜艳、体质强壮的锦鲤开始。这样的锦鲤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抵抗力强,降低养殖风险。随着您养殖经验的积累,可以尝试养殖稀有品种和颜色更为丰富的锦鲤。

品种选择:除了考虑颜色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锦鲤品种。常见的品种有:大正三色、昭和三色、黄金锦鲤、白写锦鲤等。品种的选择同样会影响到养殖经验和鱼缸布局。

总之,在选择养几条锦鲤和什么颜色的锦鲤时,要综合考虑个人喜好、鱼缸大小、养殖经验等因素。合理搭配颜色和品种,使鱼缸更具观赏性。

5. 年羹尧临死前和牧童下棋有什么寓意?

《雍正王朝》年羹尧与牧童对弈一节,是隐含深意的。牧童象征驾驭年羹尧的主子雍正,牛则代表被放牧的年羹尧本人。

一、犟如牛、忠如牛的年羹尧

作为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协助雍正帝夺嫡的功臣,年羹尧无疑出力甚巨:

他帮助雍正找到了无双谋士邬思道,从此雍正每次都能摸透康熙心思;他以四川提督之尊,坚决奉命谋夺《百官行述》,向康熙展现了雍正顾大局、懂策略的形象;他在陕甘总督任上,用粮草牵制住十四爷的征西大军,帮雍正消解了心腹隐患。

在主子登基后,年羹尧因功加封大将军,手握兵权,位极人臣。逐渐地,他自恃功高,摆不正位置,带出的将领居然只认大将军、不认皇帝,令雍正大为光火;他睚眦必报,对参奏过他的孙嘉诚公报私仇,连雍正设宴送行的面子也不给;他自以为冤屈,在雍正多番对其降职之后,仍不知进退,反而在心里责怪皇帝鸟尽弓藏。这表现了年羹尧以个人为中心、生性倔强的性格。

然而不能否认,年羹尧始终对雍正忠心耿耿。他手握重兵,虽然耽于享受,但却并无二心;对雍正的连番打压虽然心怀不满,但嘴上并无一个不字,自觉维护主子权威,即使李卫前来赐死之时,他也未出一句怨愤之言。可见,年羹尧的确如牛一般,既倔强不屈,又赤胆忠心。

二、驭人有术、强势过人的雍正

作为有雄心夺嫡的皇子,雍正深谙帝王之道,精通驭人之术,这在他对年羹尧恩威并用的用人之道上,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

在得到八爷保荐而升任四川巡抚后,年羹尧为表达感谢,来京后第一个是去拜望的八爷,这触动了年羹尧主子雍正的敏感神经。为了给他警告和教训,他放任年羹尧在庭中从白天到晚上数个时辰连续下跪而不予理睬。这让年羹尧吃尽了苦头,也吸取了教训。这与牧童放牛,必然先要让牛吃痛,才便于日后管理控制的道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此外,雍正对年羹尧任用私人、滥杀大臣等做法忍无可忍之后,一腔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从斥责语气到一连贬官的雷霆手段,让他强势逼人的作风一览无余。这与牧童通过鞭打、绳牵降伏牛儿的特点,也非常近似。

三、自视甚高与假意容让:年羹尧的悲剧所在

既然牧童、牛儿的象征已经清楚了,那么为何对弈时,年羹尧要假意输给牧童呢?

首先是年羹尧内心对主子的尊重。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年羹尧始终怀着君臣、主仆的大防观念,臣子、奴才当然不能赢过君父、主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必须对雍正示弱。

第二是年羹尧内心只对雍正“薄情寡恩”有所不满,只觉得自己受尽委屈,却从不反省自己。虽然年羹尧没有说出怨怼之言,可从他一路贬官依然为所欲为、穿着黄马褂守城门可以看出,他在表示反抗和不满,甚至有暗指皇帝鸟尽弓藏的隐含义。他假装输棋也就是想说:他并非没有能力赢,而是不愿赢。

可见,哪怕年羹尧到了穷途末路,他仍未意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一方面,他不明白自己把个人情义置于国家大局之上的荒谬,只一厢情愿地归责于雍正有负于他。另一方面,他又不肯因为主子的“负心”而与之敌对,反而愿意委屈自己,成全他与雍正的君臣之义。这正是年羹尧的悲剧所在。这一心理活动,在与牧童下棋中表现了出来。

6. 贾雨村当官还靠着贾政提携?

贾雨村和贾政来自不同的阶级,他们当官正好展示出清代做官的不同途径,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贾雨村也是红楼中贯穿全书的一个人物,虽然他在书中若隐若现,大部分情况下是借书中人物之口提及他,但他在书中的浮沉也算是当时官场的浓缩版。

他是寒门学子,小说中介绍贾雨村,原是胡州人氏,祖上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不管他祖上如何,到了他这一辈,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屌丝一枚,住在葫芦苗,穷得连上京赶考的路费都没有,要不是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他估计还在葫芦庙里喝西北风。

不过他还是有些才华的,一考便中,中了进士,选入外科,很快升为知府。但上任一年,便因贪污,又恃才侮上,被上司参了一本而被革职。

但贾雨村还是有几分运气的,做了林黛玉的老师,借着盐科老爷林如海的推荐,不仅与贾政相识,搭上了贾府这条大船,而且很快便在贾政的干预下复职,上任金陵应天府的官职。

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那么“应天府”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旧时也叫京师,是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的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到顺天府,应天府就作了留都。应天府管着上元、江宁、句容、溧阳、高淳、江浦和六合八县,也就是在江苏南京一带。

应天府在明亡后就改名为“江宁府”了,曹家又做了多年的江宁织造,曹公的暗语着实厉害。也就是说,应天府所在省份完全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势力的掌控范围之内。也因此,贾雨村才能这么快补缺。

巧的是,贾雨村一上任就碰上了薛蟠打死冯渊的官司,又涉及到曾经资助他的恩人甄士隐的女儿,这下有戏看了。一边是强权贵族,一边是平民恩情,前者能助他直上青云,或许还能登上人生高峰;而后者只是滴水之恩,对前途毫无帮助。

贾雨村本就是一个贪酷之徒,即使没有门子,恐怕甄英莲到最后也还是难逃恶运。判案结束后,他急忙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修书两封。从此,贾雨村搭上了升迁的快车,深谙官场潜规则,一路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吏部侍郎、兵部尚书。

可以说,贾雨村就是个官迷,那么他为什么要如此留恋官场呢?前面说了,他是寒门学子,没有任何家庭背景,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做公务员,而且这也是纵多古代学子的出路。要做公务员,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难度很高,但也算是一条捷径。

贾雨村进入官场之后,要想永保不倒,他就只能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国效力,以此获得朝廷殊荣,封个爵位什么的,这样后世子孙就有了保障。但是他既假清高,又不是什么清官,胸无大志,唯一所求就是步步高升。

只要他掌握了官场潜规则,不断地向大官僚贵族靠拢,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他想要的资源。而且在他被降职,甚至被削为平民时,仍旧心有不甘,他仍然相信自己可以东山再起,执迷不悟。

贾雨村可恨,但实际上更可悲。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在古代有多少士子为求取功名而孜孜不倦的苦读,又有多少学子进入官场后,依旧能保持一身正气,这是一个历史难题。

贾雨村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升迁,通过官职的大小来求得心理一份安慰。但贾政就不一样了,他是有背景的大官僚家族。

在第75回,贾赦曾这样说:

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一番话点出深意,贾府的子孙根本没必要读书,反正迟早也会有官做。贾府做官的途径有三条:

第一条走科举之路,比如贾敬,他也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还中了进士,关键他还有祖上的爵位可以承袭。

清朝的封爵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降一等”,指的是儿子的爵位要比父亲低一等。如果父亲是亲王,那么儿子就袭封为郡王,到了孙子则袭封贝勒。

还有一种是“世袭罔替”,指的是始王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封始王最初被封的爵位。如果袭爵人犯罪,其爵位可由家族中的其他人员袭封。比如铁帽子王,清朝的铁帽子王共有八位,都是按功劳分封的,这八位王爷都凭实力,从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元勋,为清王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条便是捐纳,比如贾琏捐的是同知,贾蓉捐的是龙禁尉。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龙禁尉也就是皇帝的禁中侍卫。

在清朝的御前侍卫一般都由满、蒙贵族或功臣子弟担任,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一般升迁很容易,成为满人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捷径。

出身御前侍卫而成为朝廷重臣的例子多的是,比如纳兰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肃顺、和珅等,其中爬得最高跌得最惨的,非和珅大人莫属。

清朝捐官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富而不贵者,花钱买官以抬高身价,贾琏、贾蓉捐官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官宦子弟,读书屡试不中者,一般也只是捐个虚衔。如果要想补缺,还得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再抽签分派到某个省候补。

科举和捐纳是汉人在清朝主要的入仕途径,而满人当官的门路则更丰富。比如世袭祖辈爵位、就读贵族学校、官员推荐等。

贾政当官就属于推荐,他是其父贾代善临终上了一本,皇上才赐予了他一个工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和郎中。也就是说,贾政有官做是父亲用面子换来的,说好听点,就是自家推荐,这也是贾府当官的第三条途径,贾雨村复职也是受了贾政的推荐。

贾政这个职位从表面看虽然是个实差,但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贾府,与清客相公下下棋聊聊天,无所事事。

当然也有真正效力的时候,他不是被放了两次外差嘛,一次是学差,也是个应景的事儿;另一次是外放江西粮道,原本他打算做一个清官的,就像贾雨村当初一听薛蟠的案子时那样的愤怒,但是底下人不允许啊。

贾雨村听了门子的一番介绍,领悟了官场潜规则的奥妙。贾政原本打算对于那些收粮勒索乡民的事,来个严惩不待。他初到时,那些地方官员千方百计地讨好他,他都不为所动。

但现实却是,那些跟随贾政多年的部属好不容易盼到贾政放了外任,有机会捞钱了,不想这位老爷呆性发作,对于州县的馈赠一律不受,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付诸东流,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他们便集体请假干脆来个躺平。贾政还不明所以,经一个手下提醒,他才明白,原来这波操作是要将他置于孤立之地。

这个手下也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做清官可以,但你得允许你的下属捞钱,这样下属才肯帮你做事。你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出了事儿,你贾政自身清廉,最多也只是落个“失察”的处分,既不会去坐牢,也不会引来杀身之祸。

贾府被抄后,贾政被召回京,从都察院出来,吓得满头大汗,不过正如之前手下所言,并未受到处分,皇帝看在他“勤俭谨慎”的份上,仍给予了勉励。

从贾雨村和贾政两人的经历来看,前者在官场混得风声水起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他掌握了官场潜规则,而且十分善于利用这些关系为自己所用,有着一套强大的见风使舵的本领,升迁之快也就不奇怪了。

其二,对于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他,只能通过自己个人的“奋斗”去改变命运,去重整家族基业。所以他成为官迷也不足为怪。

后者贾政之所以对官场若即若离,也有两点原因:

其一,贾政本性并不坏,有一颗想做清官的心,但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面对现实,他也只能缴械投降,也就是说,能力有限,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其二,正因为他做官,所以看透了官场的黑暗,造成了他虽热衷于官场,但实际对官场却是很不适应,相比去花费大力气搞升迁,还不如在家和清客聊天舒服,也更纯洁,反正贾府也“不缺钱不缺势力”,即使他不做官了,也一样有大房子住有车开。

总之,受不同的品性和家庭背景的影响,造成了贾雨村和贾政在官场的不同追求。

7. 白居易就敢在长恨歌里写汉皇重色思倾国并公开发表?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不但诞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诗王白居易。还记得中学课本上白居易的诗作《卖炭翁》、《琵琶行》吗?白居易关注百姓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他的长诗《长恨歌》开篇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用明说,大家就知道写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此时,唐玄宗已去世几十年,白居易写《长恨歌》时刚刚步入仕途,在长安附近当县尉。他的诗作这样写先皇,命运会如何呢?

《长恨歌》十分轰动,白居易升任翰林

《长恨歌》虽然写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名句流传至今。但诗歌的主旨仍是反思唐玄宗的重色误国,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等。反映了唐玄宗“芙蓉帐暖度春宵”,杨贵妃一家“姊妹弟兄皆列土”,导致朝政混乱,安史之乱爆发。

对安史之乱的起因,唐玄宗是难以推脱的,否则不会有“马嵬坡之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杨国忠,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后来,太子李亨宣布登基,李隆基不得不退居为太上皇,孤独地渡过了余生。

白居易为官时,唐朝又经历数个皇帝,逐渐衰落。据说在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游览时,谈论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王质夫认为这样的大事如无大手笔成篇,时间长了就会被淡忘。

在王质夫的鼓励下,白居易写就传世长诗《长恨歌》,陈鸿创作了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很快,《长恨歌》轰动朝野。

《长恨歌》发表第二年,白居易调回长安,出任翰林学士。纵观白居易的一生,仕途比较顺畅。他75岁去世,被朝廷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在洛阳香山。

唐宣宗李忱专门为白居易写了悼念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首诗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可见白居易在唐朝的地位和影响。

唐朝开放包容,文人直言敢写

白居易没有因为写《长恨歌》被贬斥,因为唐朝是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唐太宗时有著名的“诤臣”魏征,经常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感叹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武则天时代,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撰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中开头便是:“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意思是武则天非法把持朝政,她不是个温顺之人,出身低微,当初为唐太宗才人,因为侍候太宗更衣而近身,后来又勾搭太子李治。檄文末尾更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骆宾王的檄文把武则天写得如此不堪,又十分震撼。据说武则天看了檄文非常惊讶,问是谁写的,并感叹道:”这人如此有才,却沦落不遇,是宰相的过错啊”。

从李白到杜甫,唐诗的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杜甫不但有反映战乱时期官吏横征暴敛、百姓痛苦不堪的“三吏”、”三别“,早期还有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的诗作《丽人行》。白居易则更进一步,《长恨歌》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唐玄宗。士风文风如此,造就了唐诗的空前绝后。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5)
鬼王的金牌宠妃(求一篇古风言情小说)
上一篇 2023年12月04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2月04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